。他知道,他遇到了他重生以来最大的一个危机了。
“晁错推举张欧为丞相候选……”看着袁盎的信,张欧的所有反常举动都能解释清楚了。
没有人能拒绝丞相大位的召唤。
就像没有一个皇子能拒绝太子大位的诱惑。
说句实在话,刘德觉得换了他是张欧,只要能当上丞相,别说给晁错做傀儡了,就是跪舔晁错,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后世刘彻朝中后期的丞相,甚至不过就是个泥塑的木偶,刘彻连朝政都给他的那几个丞相插手,可还不照样有着无数人打破了脑袋想要爬上去?
而张欧一旦成为了丞相。
那么,他与晁错联合起来,架空天子有难度,但是吊打一下刘德,抽一下袁盎,简直毫无压力。
至于,天下的诸侯们,还是自求多福,别有把柄落在晁错手上,否则,削藩的刀子肯定就会落下去!
“失算了啊……”刘德叹着气。
对于目前的这个局面,刘德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应付和处理。
两天前,章武候窦广国亲自上奏天子和太后: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
以窦广国的身份地位,亲自提议要立储,等于是告诉所有人,快点来跟进吧!晚了就没机会了。
于是,大批彻侯和大臣纷纷跟进。
虽然没有一个人点名要立刘德为储君。
但群臣议论纷纷,一个个都是高喊着要定国本。
连晁错都跟风上书天子和太后:豫建太子,此古圣王之德也,是以先帝即位,乃立陛下为储君,是重宗庙安社稷,不忘天下也!
晁错一动,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立刻清醒了过来。
没有天子和太后的默许,章武候、晁错怎么敢大咧咧的跳出来?
而且,提议立储,对于大臣来说,就是政治正确,没有储君,也确实难以让人安心。
刘德老爹虽然到现在都没有答应立储,而是在按照着程序谦虚和避让。
但语气却是一次比一次软了。
譬如,窦广国上书后,天子刘启答复说:朕即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志而禅让天下,而曰建太子,是重吾不德……
晁错上书后,他又扭扭捏捏的下诏答复:诸侯王宗室昆仲子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
但煞笔都看出来了,天子回京,祭祀太宗庙后就是正式册立太子之时。
刘德现在,必须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这个事情上面,晁错与张欧的联合,他实在没精力也没精神去管了。)
ps:??晚上还有更~~~~从今天起,每日4更~
嗯,老婆大人给我规定了更新时间表了~
明天开始吧?会固定时间更新。
分别是早上8点,中午1点,下午7点?晚上11点
第两百四十五节太子刘德(1)
天子车驾缓缓通过函谷关关卡。
此次河东一行,对于天子刘启来说,堪称大丰收。
收获一个宝鼎,确立了汉室正统,这是主菜。
除掉淮南王刘安,这是配菜。
清理河东官场痼疾,这是小菜。
于是,这一顿大餐,他吃的肚皮饱胀,几乎都要打饱嗝了。
别的不说,将淮南国正大光明的纳入汉室郡县体系之中,立刻就能扩大中央的地盘,同时能加强对江淮地区的统治,尤其是能保护后院的徐州。
只是,这样一来,似乎有些吃相比较难看了。
难保不会被人说闲话。
想了想,天子刘启就在一张帛书上写下一条诏命:王安有罪,幼子无罪,其以王安长子迁为濮阳候,次子爽为阳信候,皆食邑三千三百户,以诸侯王礼下葬王安,赐黄肠题凑一,金缕玉衣一,玉璧一具。
然后,他就将这帛书递给身边的侍从官,嘱咐道:“交给郎中令,以此制诏!”
“诺!”那侍从立刻领命。
这时,銮车驶过函谷关城门,前方车队似乎停顿了一下会。于是,天子好奇的问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宦官立刻下车,前去打探,不久回报道:“陛下,前方关城之旁,有一石碑,据说是刘德殿下所立,勒石铭文于上,百姓军民大臣皆以为奇,故此稍停片刻……”
“刘德勒石,记了些什么?”天子刘德笑着问道。
对于这个次子,刘启觉得,他就是个比自己当年还要心眼多的年轻人。
因此也很好奇,刘德又搞出什么名堂来了?
这时候。一位大臣缓步趋前而至,来到天子銮车边,见到探头张望的天子刘启。跪下来拜道:“陛下,臣舍恭贺陛下……”
天子刘启看了看这个臣子。笑了一声,道:“桃候……朕何喜之有啊?”
刘启自然知道,随着申屠嘉请辞,现在各路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了。
只要觉得自己够资格的,这些天都拼了命的在刷存在感,讨好和巴结朝臣、宗室、宦官,为的就是能混一届丞相。
本来,天子刘启也是属意刘舍的。
毕竟。刘舍父子给汉室四代天子做牛做马,毫无怨言。不止如此,本代桃候刘舍,在他还在潜邸之时,就已经投靠到了他的名下,甘愿屈尊降贵,以彻侯之尊,两千石大员的身份,为他奔走,办事。也没求过什么回报。
在刘启看来,刘舍除了在能力上完全没有办法与先前历代丞相相比外,其他一切都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
即使如此,现在来看,那个所谓的缺点,也成了优点了。
天子刘启即位这两年来,所推行的政策,有很多都受到申屠嘉的非议、不合作,甚至是抵制。
这两年的经验告诉刘启,丞相,权力太大了!对君权的威胁也太大了!
一个强势的有能力的能统帅百官。威福天下的丞相,就是他天子威权的最大挑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