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如一位冲向风车的骑士。
“这样的结果,我不要!”刘彻在心里说道:“数学,乃万业之本,张苍的道路没有错,我要继续在张苍的基础的前进,有朝一日,让数学,释放出让所有人都为之顶礼膜拜的光辉来!”
“老臣一定将家上的问候和答复带回给家父……”张奉巍颤颤的拄着拐杖,对着刘彻施礼道:“老臣即已完成家父的嘱托,就不叨扰家上了!”
然后就不顾刘彻的挽留,执意带着下人,倔强的拖着老迈的身子,走出大殿的门口。
刘彻很清楚,这是因为,他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伤张苍伤的太深了……
是以,张苍家族,过去十几年,从未踏入长安一步……
ps:今天就这一更了,查资料什么的花的时间多了些~嗯,比昨天少了一更!
明天看看能不能超越昨天~
第三百零二节乱起!
送走张奉,刘彻就开始清点那两大箱子的竹简。
花了足足一天时间,刘彻才整理归类完毕。
这两大箱子竹简,总计分为三类。数学、政治以及论述。
“宝贝啊!”刘彻看着整理好以后的这些竹简,兴奋的摩拳擦掌。
所有的竹简,总计是两百三十七卷!
其中数学知识在其中占了将近一半。
在整理的过程中,刘彻甚至发现了,三个版本的《周髀算经》分别是荀子、吕不韦以及萧何的注释本。单单是那三本周髀算经,就是无价之宝!
更别说,这些数学类的藏书以及张苍自己的论著里,涉及到的种种数学概念。
刘彻稍微统计了一下,一百多卷数学类书籍中,总共涉及到了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九个部分,合计三百四十五题,两百一十二个案例。
涵盖包括求方程,求圆周率,衰分法,开平方立方,求解几何,测定距离等所有数学的基础概念。
毫不夸张的说,以这些为基础,加上本就流传于世的《九章算术》,稍微改进一下,就能完爆西方的《几何原本》,最起码,在数学成就上能甩对方好几条街!
甚至于,刘彻发现,张苍居然已经开始在前人的数学基础上,开始测定太阳的距离了……(注1)
这要搁欧罗巴,恐怕就要火刑架伺候了……
这也就罢了。
关键的是。张苍进献来的政治论述中,竟然有着十几卷张苍与历代名臣大将的对话。
看行文方式和文字。
估计是张苍致仕后以回忆的方式写的类似回忆录一类的文章。
但,每一个对话对象。都举足轻重!
萧何、曹参、灌婴、张良、陈平、周勃,几乎一网打尽。
刘彻稍微看了看,行文充满了浓郁的张苍的个人风格,通常都是以某年某事某臣上奏以起点,然后,就是张苍与那些历代名臣人杰之间关于那事的对话甚至是争论。
“不愧是活化石啊!”刘彻伸了个懒腰,把王道叫过来。吩咐着:“这些竹简,你让人好生收起来,放到孤的画堂的书房中去……”
王道连忙点头。
然后。刘彻就将视线转移到了那些记载了张苍与许多前辈名臣对话的竹简上。
“这些,让人收拾起来,送到石渠阁去,让太史令归档吧……”像这种涉及到了史料和私密档案一类的文件。即使刘彻也不敢私藏。
只能将之放到石渠阁里去。需要调阅的时候,再去查阅。
错非现在,刘彻不想出风头了,单单是亲自去将张苍的十一篇为政进献给皇帝老爹,也能博得老爹一笑。
“这样的话,以后太史公写史记,估计能在石渠阁找到不少素材了……”刘彻看着那些张苍送来的竹简,心里想着。
对刘彻来说。这次张苍送来的这些他珍藏的孤本以及他的本人的回忆录,论著等。帮刘彻填补了一块残缺的拼图。
有了这些张苍的书。
刘彻觉得,是时候在长安建立一所面向官僚贵族阶级的图书馆了。
嗯,准入门槛,就暂定为四百石以上官员或者公乘以上爵位的贵族吧!
先试探着建立一个规模较小的。
“嗯,就用程郑婴的招牌,打个民营的旗号,这样即使有问题,那背锅的也是程郑婴……”刘彻心里寻思着:“出了成绩,我再去摘桃子!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