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我要做皇帝> 分节阅读 4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04(2 / 2)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

细柳营身上有着浓厚的不可祛除的周氏印记。

不然,前世周亚夫死后,刘彻的老爹也不会通过各种手段,去解散和编遣细柳营了。

换句话说,细柳营是忠于刘彻,忠于汉室。

但是,他们更爱戴周亚夫。

刘彻可以命令细柳营去为他攻城伐地,灭国擒王,但周亚夫却可以让这支军队,为他战到最后一刻。

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别说是现在,就是党指挥枪的时代,某位将军或者领袖,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军队跟着他走。

刘彻也不需要去跟周亚夫抢细柳营士卒的爱戴,也抢不来!

“开始吧!”刘彻对着卫驰下令:“让朕看看,细柳营与虎贲、羽林两卫,哪个更强一些?”

卫驰闻言,立刻就脸色涨红起来。

细柳营天下第一强军的地位,目前已经受到了虎贲与羽林这两个小兄弟的严重挑战。

作为天子亲军,虎贲卫与羽林卫,有着最好的兵源,最好的待遇,最好的装备与最好的军官补充。

传说,天子甚至直接从考举士子里选了近百人,丢到虎贲和羽林两位,参赞军事,筹划谋略。

而细柳营则只得到不过十名士子。

就这,还是将主周亚夫从其他将军那里虎口夺食抢来的。

对文人,汉室军队,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军中都是大老粗,忽然来一批饱读诗书的参谋,就算是看个稀奇,追个时髦,也是不错。

何况,分配到军队的士子,大家最后都发现,都有着不错的能力。

或是精于算术,明于文字之士,这样的人,能辅助军官,将军营内外的一切事务,都准备的好好的,更能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规范和管理军伍。

甚至还有一些特别高端的人才。

此等士子,出生于将门世家,饱读兵书,对军队非常熟悉。

虽然没什么实践经验,理论水平远高于实际能力。

真要放在主官位置,那就是一个马服君。

但作为副手,这些人的到来,却是极大的解决了许多将军的问题。

训练士卒,可以让这些人做,规划方略,也可以让这些人做,军中大小杂伍,也能甩手。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是一个集体。

他们常常会聚集在一起,讨论问题。

一人计短,三人计常。

三个马服君凑在一起商量问题,就算不如武安侯,也不比将主自己差多少了。

拾遗补缺,查找疏漏,这些人更是非常在行。

所以,今岁考举的事情,还没有影子的现在,汉军的各个山头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今年的考举抢人了。

南军的卫尉放出话来,今年要抢一百个士子。

北军也不甘示弱,叫出来三百士子的口号。

卫驰觉得,细柳营也不能落后。

南北两军的丘八,倒不是什么问题。

细柳营的战功和战绩,完全碾压这帮渣渣。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还有虎贲与羽林两卫。

ps:ps:明天把这两天忘了注解的资料发一下~

第五百三十九节曲线兴国

想着虎贲卫与羽林卫,卫驰就感觉自己的牙有些疼。n∈,

这两个天子亲军,成立以来,简直就成了汉室其他军头的噩梦。

装备、待遇什么的也就算了。

毕竟天子亲军嘛,行头什么的肯定要光鲜亮丽一些啦。

不然出门丢了脸,那可是整个汉军的耻辱!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两货恬不知耻的上跳下窜,抢班夺权了。

一帮不过从军两三年,甚至才服役一年的队率、司马,堂而皇之的空降到了南军与北军,按着各自级别,坐镇着武库、宫门和城门等关键位置。

一帮寒门子弟,甚至,家臣后人,摇身一变,佩着朝廷印绶,沐猴而冠,言称本将,口说卑职,让许多人暗地里都恨得牙咬咬。

譬如卫驰,他是乐平简候卫无择的庶子。

其父无择公,是追随高皇帝从山东杀到长安的老卒,一路积公累至卫尉,虽然没赶上高皇帝分封天下,没上那个汉初功臣名单,但在孝惠皇帝四年追溯功臣战功时,还是成功的因为在灭赵战争中的战功,被封为乐平候。

而他老爹,有个死对头,名叫张旭。

当初,卫无择与张旭同在汉军大将皇?麾下用事,两人同样都是郎官,而且还是老乡,都是沛县人。

那感情,自然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不变的兄弟手足之情?

当年,陈余与张耳,号称是刎颈之交。生死相托,陈余甚至一度视张耳为父为兄。

但那又怎样?

临到头。两人都是恨不得让对方赶快去死。

为了让张耳赶快去死,陈余先是帮汉。建立汉-赵-齐反楚同盟。

等到发现张耳居然就躲在刘邦那里,并没有死的时候。

陈余立刻就发动大军,反戈一击。

几乎差点就扰乱了整个战局,即使如此,汉军也是损失惨重。

卫驰的父亲与张旭的交情最终的结局,也如张耳陈余一样,最终反目成仇。

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卫驰不大清楚。

但自打他有记忆以来,张旭这个名字。就是老头子的忌讳。

甚至老家的乐平侯候府中,一个姓张的下人也没有,名字带旭字或者与之谐音、通假的字,也不能出现。

卫驰甚至记得,就是老头子咽气哪一天,就是看着满屋子孙,要着众人全部跪在其膝前发誓‘永不与张旭子孙交好’。

本来,这个事情没什么。

张旭虽然与自家老头子同是跟着高皇帝从沛县走过来的老兄弟。

但老张家运气不好。

第一次高皇帝分封功臣时,因为张旭跟韩信走的比较近。被无视了。

第二次吕后在孝惠四年追封功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