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即使是现在,公孙弘也已经四十多岁了。
当初那个退婚的女主,现在估计都当奶奶了。
而且公孙弘混的也不差。
他现在的妻子是其老师胡毋生的好友,齐国大户王氏之女,年方十六,重点是三年前成婚。
只是八卦的信息在刘彻眼里只是一扫而过。
刘彻比较感兴趣的是,根据绣衣卫调查,公孙弘在拜在胡毋生门下学习《春秋》之前,根据可靠情报报告,他在北海边放猪的时候,曾经自学了《吕氏春秋》和《尸子》。
这些可都是杂家的著作。
而其在虎贲卫屯垦团的表现也证明了,他,公孙弘,不是一个典型的儒生。
恰恰相反,动手能力非常强。
根据虎贲卫报告,他在屯垦团里,居然还有闲情雅致,教导移民养猪,并且写了一个有关养猪的技术指导类的条例。
而结果是,虎贲卫屯垦团里,养了两百多只小猪仔,而且,长的都挺不错的,明年就能杀了吃肉。
另外,在指导耕作方面,公孙弘并未墨守成规,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地、气候和环境,重新调整了耕作方式,他甚至打过报告给上级,请求在当地试验种植水稻,原因是他发现,当地水利资源丰富,能开垦出不少水田……
刘彻放下报告,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公孙弘,故意问道:“朕听说卿曾经自学过吕氏春秋和尸子?”
公孙弘心里咯噔一声,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当年杂家的口号是要兼儒墨,并名法,无所不贯通。
换句话说,人家要将诸子百家的学说统一起来,为自己服务。
但天子既然问起来,他就必须诚实回答,否则,欺君之罪的帽子压下来,轻则死全家,重则连累师门。
于是,公孙弘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是的,陛下!”
“那爱卿何以又修《公羊》?卿莫非以为,吕子不如孔子?”刘彻接着问道。
这个问题就诛心了。
要换了几百年后,儒生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对皇帝说:圣人之学,举世无双,天下第一。
但现在,哪怕是最激进的儒生也不敢喊这个口号。
不然头上的法家跟黄老派就要跳脚了。
没办法,公孙弘只好委婉的道:“回禀陛下,并非如此,臣先学吕子,但因无人指教,故无有所成,幸得老师垂帘,不以臣卑鄙,授臣以《春秋》,臣方才知之意,明礼仪尊卑,知上下长幼!”
这个回答,无疑就是在撇开话题了。
但刘彻其实也就是随便问问。
所以也就由他唬弄过去了。
毕竟,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很多后来的儒家出生的大臣,现在压根不是儒生。
他们之所以变成儒生,无法就是皇帝喜欢,自己需要罢了。
说到底,有什么样皇帝,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臣子。
ps:昨天晚上在火车一宿没睡,现在脑子都昏昏沉沉的,昨天跟今天的欠债,明后两天补上~
第六百六十二节以法饰儒?
“卿自辽东归,跟朕说说,屯垦团的利弊吧……”刘彻随意的问道。
之所以问公孙弘这个问题,首先刘彻是想要了解一下,屯垦制度推行了半年后,暴露出来的问题。
而公孙弘,作为屯垦政策的基层工作者,必然清楚这些问题。
其次,刘彻是想看看,如今的公孙弘究竟有全盛时期的那位平津候丞相公孙季几层功力!
要知道,全盛时期的那位平津候,拳打汲黯,脚踢主父偃,一个人就碾压了整个小猪的文武大臣。
甚至逼的汲黯都只能丢掉节操,开地图炮,说公孙弘是齐人,而‘齐人多诈无情’,所以公孙弘必然是个骗子!
又偷偷摸摸的打小报告,跟小猪告状说‘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以布被,此诈也’,意思就是公孙弘身为三公,俸禄那么多,居然睡觉用布做被子,肯定是沽名钓誉啦。
但,无论汲黯怎么出招,最终,都只是成全了公孙弘,连人家的毛都没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