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我要做皇帝> 分节阅读 60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09(1 / 2)

迫害宗亲’名声的事情里面去的。

只是,他不说也不行。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据可查。

回头天子必然会调阅先帝时的奏疏档案。

到时候,他要是被现撒谎,马上就要被安一个欺君之罪!

“大将军都这样说啊……”刘彻却不管不顾的叹了口气,道:“为防万一,请尚书令。调阅石渠阁相关先帝御批奏疏与档案吧!”

“诺!”汲黯立刻出列拜道。

不久后,就有十几个尚书郎,捧着一份份竹简,来到殿中。

“陛下!”汲黯奏道:“先帝三年,所录奏疏、御批、起居档案,皆已调来,臣黯查验无误,城阳王确曾上报先帝有关吴逆之事,先帝也曾御批:……”

说道这里,汲黯就面朝阳陵方向。叩拜道:“齐鲁诸王,狼子野心,从来久矣……王(城阳王)忠臣,当小心周旋,倘事有不预,即以朕节,淮泗、城阳、衡山、庐江、淮南兵,拒其等城阳之外,以待王师……”

“另大将军婴,到任荥阳后奏报先帝曰:臣婴以陛下节。·1kans书hu·制齐鲁燕赵郡兵,使使入齐鲁燕赵郡县,查得诸王所与吴逆勾结、串联之事,具奏陛下。伏请陛下圣断!”

随着汲黯的口述,整个殿中,都是一片嗡嗡嗡的议论声。

到这个时候,哪怕是那些拿了齐鲁钱的官员,也不得不与他们切割了。

先帝既然都已经说了‘齐鲁诸王,狼子野心。’为防备他们叛乱。特意诏命城阳王,一旦齐鲁起兵反叛,就马上动员城阳和周围郡兵,固守待援。

这说明了什么?

先帝信不过齐鲁诸王,而且将他们视为贼子。

任何一个自认为自己是汉家忠臣的人,都必须与这些先帝眼里的贼子,做殊死的斗争!

否则,他们就不配为先帝忠臣,当今肱骨,他们就是为齐鲁贼子卖命的祸国奸佞。

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在这宣室殿之中,可不是没有流过血的!

旁的不说,当年剪除诸吕时,大殿之中,流血漂橹,殿中内外,积尸如山。

在涉及到有关忠奸问题时,稍微一个立场不确定。

马上就会有‘忠臣’持剑手刃贼子,取其头,向天子表忠!

至于为什么大家会知道?

因为,他们已经自动代入了‘忠臣’模式,许多人摩拳擦掌,在寻找着‘奸佞贼子’的踪迹。

很多人,都已经做好效仿当年城阳景王刘章在吕后面前,拔剑shā • rén的准备。

可惜,能坐在这殿中的,都是智商正常的人。

就算曾经有过智商不正常的家伙,也在过去三年的政治倾轧里,被淘汰出局了。

大家在现,没有贼子可以给自己刷声望后,不由得失望的叹了口气。

但嘴上跟行动上,很多人也都没落下。

无数官僚,纷纷俯拜道:“齐鲁诸王,竟如此狼子野心,臣等不察,请陛下赎罪!”

更有人义愤填膺的说道:“请陛下遣廷尉、御史,穷察此种内情,扫清奸佞贼子!”

卖一卖齐鲁的诸侯王,反正也没有什么成本。

只要能一棍子敲死他们,死人,难道还能报仇不成?

更何况,还能借此,邀得先帝诸王的好感。

去了一个齐鲁诸王,再来一个仁宗诸子,大家该有的进项,依旧能有,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刘彻看着这个局面,心里面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想道:这些官僚,果然都是随大流的!

事实上,别说是他们了!

就是当初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名将元勋们,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模样。ww要w·1ka书

当初,吕后活着的时候,什么樊哙、灌婴,陈平、周勃。

一个比一个怂!

在吕后面前,抢着比谁更恭顺!

也就是王陵,周昌等少数功臣,敢于反抗。

但,王陵与周昌的所谓‘反抗’,其实也就是回到封国,把自己家的大门一关——劳资不伺候你了。

于是,吕后以一介女流之辈。临朝称制,将一个个刘氏子孙,逼入绝路,一连弄死了三个姓刘的赵王。还废黜幽杀了惠帝唯一的子嗣。

这满朝文武,英雄豪杰,可有半个人曾经据理力争,誓死捍卫过?

所以,自刘彻的祖父起。刘氏天子,就已经看得明白了:这天下官僚贵族,一个可靠的都没有!

永远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唯一可以相信和凭依的,唯有枪杆子,也只有枪杆子!

但跟所有的皇帝or统治者一样,刘氏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总会不可避免的,对官僚勋贵有所幻想。

总觉得——应该能有忠臣吧?或许会有忠臣吧!

然而,事实却一次次让人失望。

哪怕是当年执掌天下权柄十五年,功勋卓著的北平候张苍。其实也不是那么‘纯粹’。

至少,他去职后爆出来的什么任人唯亲,私相授受,接受贿赂,以权谋私的丑闻,也足足能装一个大篓筐。

“朕早就该从所谓的‘君明臣贤,众正盈朝’的幼稚幻想里清醒过来了……”刘彻的眼睛,从群臣身上扫过,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成长了一些:“于皇帝而言,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对官僚勋贵,永远要不惮以最大恶意去揣测他们!”

这个想法,虽然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必备的天赋!

最起码,有了这种想法的君王,不会将天下局面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会让天下的百姓。蒙受什么不必要的政治倾轧带来的负担。

想想张居正,看看崇祯。

刘彻就已经明白,自己应该怎么用人了。

一切唯能!

君子或者小人,道德模范或者人渣败类。

在皇帝眼里,应该要一视同仁。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便是后世儒家奉为圣人的孔夫子,仔细去找的话,他身上的黑材料,也能整理出一大堆。

曾经,刘彻还纠结过,主父偃跟公孙弘,名声不好,吃相难看。

但现在再回头看看。

刘彻现,这两位的能力和手腕,是相当突出的。

而且,吃相也比现在在这个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要好的多了!

尤其是公孙弘,简直可以当选汉室年度十大清廉典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