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再也不可能对长城构成任何威胁!
…………………………………………
田建带着这些被划归给他管辖和节制的匈奴贵族战俘,走出大帐,然后,指使着他们去清理远方战场上的残留的那些遗骸与尸骨。
这种事情。他做起来虽然还有些生疏,有些疏漏。
但他在潜意识里,不由自主的模仿着自己的恩师的一举一动。
因此布置起来,也算有模有样。
而且,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复杂。也没有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所以,在短暂的陌生过后,他指挥起来,也有模有样了。
这让一直在默默观察他的义纵看了也有些颔首。
带兵或者统帅这种事情,是需要天赋的。
没有天赋的人,需要付出无数的辛苦和汗水,才能入门。
而有天赋的人,像那些历史上的天才人物,他们一点就透,一学就会。
譬如项羽韩信,白起吴起。
都是这样的天才。
现在,义纵觉得,这个叫田建的少年郎,说不定是一块璞玉,好好雕琢,未来未尝不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
“君候,动了爱才之心?”义纵身旁,一个校尉笑着说道。
义纵听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贤弟就不要打趣了,我们还是来说说,接下来的行动吧!”
义纵走到一副刚刚被赶制出来的地图前,看着那些在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匈奴其他部族主力盘踞的地方。
折兰部族已经灰飞烟灭。
骠骑大军也已经完成修整。
从代国长城绕后偷袭匈奴辎重和后勤基地的细柳营也取得了胜利,并派来了信使进行联络。
他们将在两天后,按期抵达武州塞,与骠骑大军汇合。
这样,汉军就在南北两面,形成了两个强有力的攻击箭头。
透过地图,就能看清楚。
这两个箭头,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着在中间的匈奴残部。
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了!
吃掉他们,对目前的汉军来说,没有什么困难的。
现在,问题已经变成了怎么在最小代价的情况下,解决这些匈奴人。
“尹稚斜手下还有三万多人,不好解决啊!”义纵有些皱着眉头的说道。
他很清楚,尹稚斜统帅的那三万多匈奴骑兵,肯定不会再跟折兰部族一样,傻傻的撞到汉军的胸甲阵列上了。
他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
本来,匈奴人要拖延时间,义纵是无所谓的。
瓮中之鳖,将死之人,想要晚点死,也正常。
但,从折兰俘虏那里,义纵知道了一个可怕的消息尹稚斜可能要鱼死网破,在汉室境内用尸体制造瘟疫,撒播疾病,将方圆两百里的地区,变成了一个数年都没人敢接近的可怕地狱。
这个情报,引起了义纵的注意。
他知道,必须要速战速决了,不能给尹稚斜鱼死网破的机会!h:14724773
第八百二十二节汉家君臣尽欢颜(1)
长安。
距离大军出征,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月。
时间也划到了九月。
盛秋到达顶峰。
无数的百姓,都开始投入到秋收工作中。
数不清的妇女和老人,带着孩子,在田地中劳作,将一穗穗的粟米收割,脱粒、归仓。
但大家的心神,却都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北方,长城脚下的战事。
妻子,担忧着丈夫的安危。
父亲,牵挂着爱儿的消息。
孩子们,伸长了脖子,等待着父亲从战场归来。
本次出征北上作战,长安虽然只调动了不过三万的正规军。
但为了支援这些军队北上作战,为此抽调的民夫和青壮,多达十余万。
这还仅仅是关中的动员力度。
整个北方,为了支撑本次战役,汉室朝廷通过各级政权,动员民夫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单单只是为了补给飞狐军和句注军出雁门作战,从雁门到马邑的道路上,每天都有多达万人的民夫,在给大军输送给养。
而在雁门身后,为了将补给物资,输送到雁门关。
一支十万人组成的民夫运输队,日夜不休的沿着古道和直道,将一车车物资,肩挑手提,人拉牛牵,送到雁门关之内。
为了让骠骑大军,能有足够的给养。
开战后,汉军就在武州山麓的小路中,日夜不停的输送物资。
无数的资源和海量的金钱,流水般的消失在账簿上。
从太原向北,汉室三十年来,囤积的粮草物资仓库,一个个的被搬空。
哪怕是未央宫里,这段日子以来,也有无数人忧心忡忡的担忧着战场变化。
很多人都清楚,此战,一旦失败。意味着什么。
这么多物资,这么多积蓄,投入到战场上,一旦打了水漂。后果将极其严重!
但未央宫的天子,却仿佛一点也不担心。
每天该吃吃,该睡睡。
甚至还有闲情雅致,带着皇长子跟长公主,在御花园游玩。
天子的镇定。给了很多人吃了颗定心丸。
许多贵族列侯和大臣的心也因此放回了肚子里。
既然自证‘君权天授’的天子都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想来,前方战事应该是顺利的。
这天,当关中的百姓,正在各级政权的组织下,开始准备修葺道路和交通时。
一骑插着象征着紧急军情的骑士,策马从北方而来。
他年轻的脸庞,充满了兴奋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