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孟、荀子、韩诗、谷梁、左传等派系,统统赶出朝堂和官场。
他们宁愿跟法家合作,与黄老派和方士术士同朝,也不愿意接纳与自己共同尊崇孔子的同行者。
而现在,鲁儒虽然衰落,但公羊学派,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学派。
只一个人多,就足够横压世界,笑傲诸子其他所有学派加起来,可能人数也不及公羊派的七成!
人多就是力量!
像是鲁儒曾经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独霸齐鲁学界。
排斥和打压一切非鲁儒派学者。
就连黄老学派,都只能宅在家里,瑟瑟抖,而不敢出门。
至于什么法家、杂家、纵横派,甚至于其他学派的儒家士子,只要敢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齐鲁市井。
那肯定就会立刻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打击乃至于****!
当年,主父偃就是这样被逼着,离开齐鲁,远走燕赵。
像主父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公羊,虽然还不至于跟鲁儒一样那么的霸道。
但也温柔不到那里去。
在公羊学派的大本营和那些公羊学占优势的地区。
黄老学派和法家的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韩诗派、谷梁派、思孟学派和重民学派以及荀子学派的人,却肯定会泪流满面的告诉你,他们在当地过的有多么艰难。
公羊的霸道,自然不可避免的引了反弹。
这才让韩婴拉起了声势浩大的联盟。
如今,在这石渠阁,双方,更是拉开了架势,真刀真枪的明火执仗的大打出手。
思孟、重民、荀子,三派打的不可开交,彼此都揭对方的短,挑人家的错。
而等到公羊上台时,除了思孟和楚诗派外的,其他所有派系,都群起而攻之。
在地方上,公羊人多。
但在石渠阁上,公羊却是少数派。
董仲舒和胡毋生,一时间都有些招架不住。
这种混乱的局面,让刘彻和诸侯王以及列侯们,都看得有些皱眉。
甚至有人悄悄嘀咕着:“这儒门各派,不是一直在提倡着‘中庸’和‘仁义道德’吗?他们怎么连同是孔子传人的同门,都不能容纳?”
这确实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也让正在打的不可开交的儒家各派在听到类似的话后,忽然之间就收手。
因为他们现,他们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
儒家内部的矛盾,怎么可以公开让旁人知道?
这岂非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天下人,尤其是今日在场的贵族公卿和皇室成员:我们说的中庸和仁义道德,仁义爱人,都只是忽悠人的?我们与鲁儒,其实本质上,都没有区别?我们说爱人,仁义、中庸,其实都只是要让别人爱我们,别人对我们中庸,对我们仁义?
这真是太尴尬了!
除了荀子学派外,其他学派的巨头和领袖都是一脸的悻悻然。
倒是荀子学派,一脸的意犹未尽。
战斗、嘴炮,荀子的拥泵们还真不怕人。
对荀子和他的徒子徒孙来说,真理应该越辩越明。
“下次再与尔等孟子的徒子徒孙们好好谈论一下‘道’‘理’!”荀子学派的几位巨头都是这样说着。
这场混战,对整个汉室的公卿列侯以及诸侯王和皇室,都造成了严重冲击。
譬如,刘彻的两个亲爱的弟弟,江都王刘阏以及蒙王刘非,都是一脸懵逼。
今日,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倒是刘彻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儒家!
自古以来,他们都是如此。
对儒生来说,义理和理论,这些虚的东西,才是最重要,最致命、最关键的问题。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儒生和清流大喊着:养士三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然后集体冲向皇帝:皇帝小儿,今天这个事情,你不给我们解释清楚,我们撞死在这里!
但实际上,他们要解决的,只是皇帝想给自己的老爹上尊号的问题,或者皇帝想让自己的某个儿子当太子的事情。
至于,到了真正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大事上面。
他们却是踢皮球踢的不亦乐乎。
什么?江南饥荒?那肯定是皇帝不修德!快快下罪己诏!
什么?陕西民变?那必然是皇帝做错了事情!快快下罪己诏!
什么?国库没钱了,陛下要加税?而且还要收工商税、矿税?昏君!天下的钱是有定量的!你怎么可以加税?怎么可以与民争利?
哦……
只是加田税啊……
这个倒是可以……
当然,儒家内部也不是没有清醒者,能看到这些问题,想要做一些事情。
但,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张居正,他们都失败了。
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但,那些自己不想做事,还阻拦别人做事的儒生,绝对是失败原因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所以,刘彻一直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儒生、农民还有军队。
这三个群体变好了,中国就一定会好!
反之,则必然内忧外患,风雨不绝。
……………………………………
今天多写点!(未完待续。)
第一千两百三十节调、教儒家(1)
如今,农民在汉室,虽然过的不是很好。
但也绝对不差。
特别是关中的农民,基本上七成以上的农民和底层百姓,可以保持温饱。
中产阶级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而且受益于对外战争的红利。
整个关中和北方的农民家庭,有相当数量,开始突破了阶级的限制,依靠军功,成为一个个军功贵族家庭。
关东农民,虽然生活不如北方,也没有粮食保护政策。
但,由于盐铁官营,大量新式农具的运用和大量新技术的推广,也让他们受益不少。
生活比起从前,应该是相对舒服了一些,宽裕了一些,能多养活一些孩子。
从元德二年开始,汉室就迎来了一波婴儿潮。
五年间,根据丞相府和大农衙门的统计,天下人口大致增长了接近三成。
总增幅预计如今应该过了一千万!(在中国历史,大部分王朝都只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