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分节阅读 1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9(2 / 2)

令仆役们庆幸的是,武安君阁下从来不会乱shā • rén,即便在他特别暴躁时候,他也不会像打人那样,随便拎出一个杀掉,而是会想尽办法找茬。比起中“彩票”,仆役们有一种安全感,只要我不去触霉头就好了。

“武安君?继续进攻吗?”一个公大夫施礼问道。

“恩。”白起阴沉着脸,每次的进攻都会损失数百士卒,随着赵军拼死一战的思想越强烈,秦军的伤亡也越惨重,而就军事素养和装备方面,大秦都是占有优势的,可与赵国相比,战损却几乎相当。

白起当然不会在意这些战损,只要能够消灭眼前的赵军,再多一倍的战损他也能够承受,但随着赵军断粮时间的增长,预想中的崩溃局面并没有出现,赵军士卒并不是如炸巢的鸟儿一般蜂拥投降,也不是漫无目的的冲击秦军壁垒。秦军能射3oo步的弓弩一天只能射8次,每次的时间都不过一顿饭,而这么短的时间,是无法对赵军造成足够的伤害的。

相反,为了疲惫赵军,使他们不能整顿军纪,重整军力,秦军不得不始终以小部队的方式,在赵军进攻的间隙进攻赵军大营,以长平的地形,进攻方总是吃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军逐步虚弱的情况并没有生,三天前已经有赵兵开始向大营内拖入尸体,现在却几乎没有了,想到这里,白起吓出一身冷汗,大声呵道:“公士。”

“在。”一名帐前侍卫束手而立。

“叫王龁来。”

公元前26o年的王龁还是个尚在上升期的将领,他在秦军中是著名的攻坚将领,正是他艰苦卓越的战斗,让廉颇在今年年中的时候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伤亡3万余人,并丧失丹河以东的工事,这是促使赵孝文王换将的主要诱因。

而赵括,也因此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其结果,当然是悲剧性的。如果让他有机会从校尉干起,在战争中磨练1o年,也许又是一位李牧般的天才将领,更深入的想,他的机会也许比李牧更好,作为赵奢的儿子,他几乎不需要考虑太多政治上的问题和来自背后的刺刀……

不过在黄宣以未来人的眼光看来,眼前的赵括同样是个聪明人,司马迁说:赵括的父亲赵奢从来都是与士卒同甘共苦的,赏赐也是送给战士。赵括却将赵王的所有赏赐都收藏在家里,然后买田买地,所以士卒不能用命。

可是,看看王翦的自污就可以知道,相比嬴政,赵王丹更不是个很有气量的帝王,如果赵括不在家置田置地,反而拿着赵王的赏赐收买人心,这个年轻的赵王,如何会放心将举国之兵交给他——他可是赵奢的儿子,战国人不明白什么是陈桥兵变,但他们绝对可以相像的到。

从这方面看,将廉颇从前线换回,与赵王的帝王心术,怕也有不小的关系,很少有哪个帝王会容忍一名大将带领全国的军事力量,在距离都只有3oo公里的地方经营工事,坚守不出。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长平之战,赵国竟然败的如此之惨,如此之快,惨至赵国无男丁,快至让各诸侯国都反应不过来,原本想要坐山观虎斗的先生们突然现,其中一只老虎不经意间被养肥了,肥的只用屁股,就能压死满山的动物。

不过,哪怕长平之战创造了战国史最大的歼灭战,也只不过是加了秦国的统一步骤而已,这个国家统一的基础,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就在逐步稳固中。

赵胜手持半片虎符,轻轻的与赵括手中的虎符相对,包括黄宣在内,所有赵军将领都屏息凝视。

赵括的手上有冻伤的创口,这是他睡在野地的结果,他的嘴唇干裂,溃疡严重,这是坏血病的征兆,看样子,他已经尽量去与士兵同吃同住了。

然而,这种小恩小惠,比起平原君巨大的声望和手段,却是遥不可及的,黄宣伴着赵胜来到长平三天。这三天里,平原君绝口不提军权的问题,反而热心的分配粮秣,一副后勤总管的样子——在连马匹都吃光的赵军中,后勤总管是没有人会抢夺的差事,可是今天一早,当赵括决定升帐议事的事情,平原君却突然难。

虎符节仗一应俱全,还有赵王丹的诏书,在法理上,赵括一败涂地。再看在场的将领,即便是他上任后提拔的诸人,也默不作声。

战役失利是一个原因,赵王的任命是一个原因,更多的还是来自平原君的声望与许诺。战国四公子,每个人都有其赫赫威名——盛名之下无虚士,平原君能有门客3ooo绝不偶然,那本身,就是信誉的保证。

过去三天以来,黄宣看着平原君赵胜去每一个军营分粮食,和每一名高级将领亲切交谈,关注他的人还以为他在谈论后勤问题,谁能知道,他在向每一个人保证“既往不咎”。

这本身就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不过,来长平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政治风险了。

也许有人会怀疑赵王的诚信,也许会有人怀疑赵括的真心,但没有人会怀疑平原君的承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赵胜始终在向整个战国时代证明,“我是最有前途的政治家”,平原君可以与赵王相若的力量来自他的3ooo门客和多年的声望,而这一切的纽带,就是信誉。

就连黄宣都相信,平原君不会过河拆桥。

赵括有些失神的从主座上走了下来,这对于他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军权交替已毕,众将齐齐向平原君施礼,口称“君上。”

平原君呵呵的笑着,伸手将黄宣拉了过来,道:“诸位,这位宣子乃海外异人,我王庇佑,宣子愿随我军奋战。”

在场的高级将领都见过凭空出现的粮食,对黄宣和平原君立刻信心百倍了起来,旁的一名将领道:“平原君,我军目前尚有能战之士4o万,吾愿领一军,充当先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