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虽然通晓四书五经六艺,但是她的这方面受的教育,并不是为了科举而学的,毕竟她所在都时代是没有科举的。
当年她会学也皆因兴趣罢了,一来用来修身养性,二来也是为了陶冶情操,她那时代的应试教育对这古老的著作,虽然口头上奉之为不朽经典,后代学习研究的权威著作,却少有学校会真真正正的从头到尾的教授学生学习这些,也不过是取其中几篇作为课文夹在语文书里罢了。
有了简单的白话文,谁会喜欢那艰涩难懂,又之乎者也,让人不知所云的古文?
所以苏秦她的这一喜好,从读书时代开始,就被视为怪胎,那时无论男女看她的眼神皆有几分她在装腔作势,假文艺的鄙视,这种感情,苏秦是能理解的,所以也由着别人对她侧目和指指点点。
而今,似乎真有几分冥冥中注定,当初她兴趣所致而学习的东西,如今反倒成了她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了。
这个大陆,这个国家,都是她从前未成听过的名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显然是没有这三个国家的存在的,然而这里的文明、文化、生活,以及衣着的方式,又多少是有些中国古代的影子的。
比如服饰近似明代,男女的头发式样,也是相近的,包括银钱铜币之类的,这里的学子也是以四书,五经,八股文作为应试科举的基础的,但是除此之外,这整个大陆对于文学之类的所知,却匮乏得不可思议,简单的说,就是这里的文人,少有能做诗者,词、曲之类的就更是不行了。
六艺也学的有些七零八落,了解到这样的情形之后,苏秦总算心中稍稍的有了腹案,大致知道该如何去着手她的教学方式了。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去考查大世子青煦阳的基础,发现他实在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极懂得以一反三,功课也学的很不错,实在没有必要让自己替换他原来的夫子,来接手对世子的教学。
但是苏秦人都已经坐在那里了,青蕲预付的薪金,她也用做进货的本钱了,便是觉得没必要,她也必须履行完五年的约定了。
因为怕会让十三岁的世子不习惯与从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最初一年,苏秦依旧遵循着青国这里固有的授课方式,即:上午授课,下午休息。
而这样的方式,使得苏秦的时间也较为充裕,下午的时候,她多半是回去她的布庄,开门营业,然后第二日一早再去王府。
因为第一次下江南时,她的考察工作做的仔细,所以选定了三家信誉好,质量又佳的丝蚕世家,在去王府授课前,亲自再度去了一趟江南,与那三个世家分别签订了订购合同,每一个季度,由那三家往京城其他绸缎庄配货时,把她的货也一起配送上来,银钱则一年分两次结,一次便是开春后的五月,第二次是过年前的十一月。
而苏秦也需在每年的这两个月亲自去一趟江南,一来是对过去账单,同时结账,二来也是挑选下两个季度,要送去她布庄的料子品种及花色,所以这也是苏秦一年两次要亲自去江南的原因。
而此刻苏秦则烦恼着世子的课业的进度,民间的孩子七月到八月是放假休息的,其他时间都是要去私塾的,而王府的大世子自然不能像民间的孩子一般,还有玩耍休学的日子,毕竟以后继承东陵王名号的人是他,很多责任不得不提早就开始背负起来。
自己本来是五月份才要请假,而那时,正好是青国的女儿节,皇宫会大摆宴席,整整二十天,而这段时间,她正好可以来回一趟江南,把帐结了,把新货的花样和品质选定,没想到上个月生意会如此之后,弄得她不得不提前请假去一趟江南林家,这下一请二十天,加上回来不到十天功夫,女儿节的盛况,世子又的缺上二十天课程,这一前一后可是整整四十天,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啊。
“老师,您有烦恼?”
今天的课程已经完了,但是青煦阳却还一动不动的坐在书案前,看着正对面不远处的苏秦微蹙着眉头的样子,不由有些惊讶和担心的看向她,关切的问道。
少年清俊美好的面容上,已经展露出动人的风姿了,这个少年便是苏秦教授了四年多的东陵王大世子青煦阳。
苏秦平素为人性情虽有些清淡,但对这个可以说是唯一的学生,还是关切和温和的,抬头看到青煦阳担忧的眉眼,不由微微摇了摇头,“没事,我在思考一些事情,已经下课了,煦阳赶紧回去用饭,饭后这段时辰还要去习武吧!不要在这里耽误了!”
13心思
(本章字数:1925更新时间:2010-4-514:26:00)
“可是老师很少露出这样的神情,似乎都有些陷入发呆境界了,您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请不要吝啬告诉煦阳,您这样学生很担心。”
青煦阳毫不违言的把他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因为四年来,他比谁都知道他的这个女夫子,很不喜欢别人说话绕弯子,或者是藏藏掖掖,所以想要她做什么,想要她教什么,都必须直接而明白的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她才会给予正面的回应。
像他父王那样,别说老师并不一定明白他的意图,就算了解他的心意,怕也会装作不知道,所以四年了,父王还在原地踏步,与老师的关系非但没能更近一步,反而因为越加的客气和熟悉,而更无法张开口了。
他可不会循他父王的道路,还有一年,再有一年他就成年了,按照青国法令,只要成年,他就有权利挑选一位自己中意的未婚女子为平妻(仅此与正妻的位置),虽然老师的年纪比他是大了不少,但是老师未婚不是吗?
只要老师没有夫家,那他就有资格娶她,而且还能请皇上亲赐这桩婚,毕竟娶妻娶贤,何况平妻并不是正房,皇上一定不会反对,以后他的正室会由皇上指婚一个门当户对的郡主,甚至有可能是公主,但是那又如何?都不会影响他心目中最尊敬,最深爱的女人,是他的老师的事实。
所以对于老师,他自认可以给予她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尊敬,以及与她齐眉白头的能力,因为他还年轻,肯定不会走在老师的前面。
而父王就不同了,父王年纪比老师大了太多,加之父王已经有了母妃,以及其两个平妻,三个如夫人了。
更别提还有若干个侍妾,虽然近几年已经通通遣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