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过笑道:“够你们吃的,也算自食其力了。都快歇歇吧!”
小世子点点头,“嗯。”
刘钰叫来庖厨拿下去收拾,然后做上。
谢穆宁问呦呦,“脚脚走痛没有?”
呦呦摇头,“有宫女姐姐背着我。”
小世子在铺了垫子的平整大石头上坐下,“这才勉强够得上野外生存训练。谨言,你那俩大侄子呢?”
“他们要准备考秀才,去白家族学读书去了。钺儿也去了。”
皇帝问谢穆宁,“就你还了十万古籍的那个白家?”
谢穆宁点头,“是的。”
幸亏皇帝记住白家的是这件事,不是白尚干的那些好事。没把白尚当成白家的代表。
不过皇帝显然没忘了白尚,他哼了一声,“一样米养百样人,树大有枯枝!”
谢穆宁不知道皇帝说这话有没有影射他自家儿孙。反正这话她是不敢问的。
说话间鱼汤好了,谢穆宁先盛了两碗奉与太后和皇帝,搁到他们面前的小几上。
然后是宓妃和小世子、十二公主。
再然后才是自家人。
太后有几分惊讶,“你这鱼汤做得不错啊。”
谢穆宁笑道:“夫君教臣妇的,他也就会这一招鲜。”
皇帝看向楚元,“你倒还挺能干,竟然还会做鱼汤。”
“有一回和一群同袍一起失陷在沙漠里。幸好遇上一处小绿洲有个池塘,臣等就在里头捞鱼做来吃。他们的手艺都太烂,糟蹋东西。臣也是不得已才做了这个庖厨。那是臣入伍不久的事。”
说完想起当初那一队十个人,如今仅余二人。另外一个还因为伤残退役了。
皇帝看他表情凝固了一瞬便问道:“怎么了?”
楚元把同袍们的下场说了。
皇帝叹口气:“十余其二,战事确实惨烈。但对北戎,也唯有以战止战!”
楚元点头,“止戈为武,我华夏儿郎知兵非为好战!”
“是啊,打仗打掉的是将兵之命,是白花花的银子。能不打仗,谁想打仗?”
太后、宓妃和谢穆宁都有些震动地看看两人。
一旁小世子、铮儿和谨言、慎行也若有所思的咀嚼着‘知兵非为好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