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立即给曹操拱手一礼。
曹操话里话外都是天子,袁谭听在耳中似乎有些明白。
天下人骂他是曹贼,但曹操至少这会儿还做着忠臣的姿态。
曹家,袁家,都是汉臣,两家结好总比两家刀兵相见要好。
在袁谭落魄的时候,曹操愿意与他结亲,撇开辈分不谈,的确是让袁谭切身感受到了曹操的诚意。
曹操拉拢人挺有一手,心肠也足够狠辣,他能把两个女儿送去给郭嘉的儿子,只为做一个善意的表象,也能笼络人心而用儿女婚事把手下重臣拉上曹家的船。
袁谭除了一份惊讶外,脸上更是展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当即答应下了曹操的提议:两家结亲。
当然,袁谭虽有女儿,但年纪还幼小,两家顶多是订婚,还没到真正嫁娶的时候。
曹操不杀袁谭已经是袁谭意料之外的事情,结果还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袁谭有些措手不及但肯定是在感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解了袁谭的危难,又跟他订下儿女婚事,还保证只要袁谭打败袁尚,天子就会将袁绍之前的官职爵位都一并封给他。
曹操率军回了许昌。
袁谭留在青州,在这里,他可以发展出一股对抗袁尚的势力。
可以说青州是袁谭的大本营,在袁绍开始与公孙瓒争夺河北霸主的时期,袁谭屡立战功都是在青州,后来被封为青州刺史,他在青州不管从各个方面,都绝不是毫无根基可言。
有了曹操的杀入战场,袁尚逃回邺城严加防备,给了袁谭足够的时间重整旗鼓。
就在曹操走后不久,袁尚在邺城得知消息,并且注意到了袁谭开始募兵扩军,目的是什么已经不用猜了。
两兄弟既然已经反目成仇,那自然是有你没我。
所以袁尚立即又调集兵马向青州杀去。
这一来二去,本来势强的袁尚又只能和袁谭陷入僵持的战局中,高下难分,彼此的实力却都在每日逐渐被对方削减。
在许昌过的比较清闲的曹操做梦都能笑醒,两兄弟内斗是个好局,但有一方败得太快则是这个好局的美中不足之处,所以曹操亲自率军插了一足,将局势演变成现在这样,河北不管有多少兵马,有多少粮草,反正都是在每日巨大的消损之中,曹操现在只要自己稳步发展,时机成熟时直接去河北接管属地就行。
第三十五章阴差阳错
讨伐韩遂,郭嘉派出了五万大军,是韩遂兵马的两倍有余,他可以派十万,十五万,但出于粮草辎重的消耗考虑,只派遣五万出征,如果五万兵马都不能彻底剿灭韩遂,那郭嘉即便有百万之师,恐怕也没什么底气去征伐天下了。+d快速收藏"请看"
甘宁,张辽,马超,吴懿,孟达武将率军踏入西北韩遂的属地,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甚至在兵临枝阳时,城中官民直接开城投降,而这,仅仅是他们出征行军的第一日。
在枝阳兵马休整过夜,同时,五位将领也要开始细致地规划战略部署。
太平军有一条军规,但凡出征进入敌方城池,上至文武将领,下到普通兵卒,不得扰民,不得强占民居,若无居所,则在城内城外就地扎营。
吴懿与孟达的兵马在城外驻扎,给手下安排好了巡夜防范敌人的措施后,两人骑马来到城中军营,甘宁,张辽,马超三人早已静候多时。
虽说是五人同时出征,各领一万兵马,但此次出征的主帅,是甘宁。
穿着铠甲的五位将领坐在营帐内,甘宁坐在主位上,左右两边分别是张辽吴懿,马超孟达。
摆开西北的地图,甘宁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我等率军五万,韩遂此刻在武威应该已经得到消息,此次征伐西北,我军兵力优势显而易见,因此我意步步为营,明日分兵两路,子度,你麾下步卒皆为刀盾兵,面对西凉铁骑是以短攻长,所以,明日就有劳你率军向东北方向的祖厉而去,我与诸位同僚率军直捣武威城,待你平定武威郡东南部,我等在武威城中会师。”
根据凉州的地图来看,用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是长方形,从金城席卷武威只要一条直线横扫过去就行,只不过因为这个长方形是四十五度倾斜的,所以唯一的空当和疏漏点就是武威郡的东南部。
马超率银翎飞骑,甘宁带领弓箭手,张辽统领弩兵,吴懿麾下都是长枪兵,这四个兵种面对西凉铁骑,长枪兵和弓箭手是有还手之力,弩兵与银翎飞骑则是克制敌人,唯独孟达所率新军一万步卒都是刀盾兵,面对西凉铁骑没多少优势。
孟达拱手抱拳道:“都督放心,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甘宁点点头便让大家都下去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大军开拔。
其实现在大家都认为韩遂仓皇撤军逃回武威,面对郭嘉的大军来袭,肯定是死守为主,再不济,利用旷野的开阔化整为零跟郭嘉的兵马周旋个数月不成问题。(更新本书最新章节)
翌日清晨,全军开拔,已经投降的县城留下千人部队控制。
西北荒凉,偶尔也会有寸草不生的黄土之地,孟达作为统领骑在马上稍显轻松,他身后的一万步卒靠着两条腿行军,自然辛苦一些。
这里没有怡人的景致,只有烈日下令人难耐的艰苦。
统领两百人的郭烨在大部队中面色平静,跟在他身后的两位分别管理百人的屯长,一位是个青年,一位是甘瑰。
百无聊赖的甘瑰凑到郭烨身边,低声道:“嗨,我说什么来着?咱们这部队就上不了战场,我爹带兵去武威打韩遂,咱们却去反方向的祖厉,枝阳丝毫不抵抗地投降了,我看祖厉也不例外。”
对此,郭烨表情不变,淡淡道:“行军打仗岂能想当然?武威郡东南部若不平定,总是一个隐患,既然必须有人来收降这东南部,那派谁来不都一样?只不过我部非骑兵之敌,因此领了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差事。但是我告诉你,这武威郡东南部,假若顺利平定那自然是好事,可要是万一有了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甘瑰一脸惊异,琢磨一阵后低声问道:“烨公子此言何意?”
郭烨扭过头来瞥了眼甘瑰,反问道:“若我军不来而祖厉又有韩遂重兵,你父率军在前面打武威城,后面祖厉发兵围攻金城,你说局面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甘瑰心里悚然一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反而乐道:“如烨公子所言,那咱们来打祖厉,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是个不小的功劳喽?”
郭烨轻轻一笑道:“别想着功劳了,打仗就是要各部齐心,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是对胜利的最大功劳。”
“呦,烨公子现在说话越来越像使君啦,有其父必有其子嘛,可我就不明白了,使君喜欢运筹帷幄,烨公子为何就偏偏要冲锋陷阵?”
面对甘瑰这个疑问,郭烨沉默片刻后轻声道:“父亲说过,不论对事对人,若是不了解,没有体会过,就没有发言权。我和父亲不同,我觉得我必须在战场上切身感受一回。”
郭烨与郭嘉最大的不同,是出身,他从小锦衣玉食,在他懂事的时候无忧无虑,打仗对他而言还只限于兵书的理论知识,真正在战场上经历过,见证过,体会过,或许他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背后隐含的一切,而对他自身来讲,这也是一个淬炼成钢的过程。
烈日当空,祖厉县城近在眼前,孟达率军喝令全军止步,遥遥望去,祖厉城门紧闭,但城头又不见守军,如果是抵抗,只关上城门有什么用?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是抵抗的话,难道城头有埋伏的敌军吗?
关键的地方是这城中有多少兵马,孟达不知道,轻易攻城是不智之举。
“将军,要不俺去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典满跑到孟达身边,一脸兴奋,在他看来,有抵抗最好,这样才有仗打,真要是举城投降了,那就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
孟达同意了典满的请求,不管怎样,先看看效果。
人高马大的典满兴奋地跑到阵前,距离祖厉城约有三百步,刚提了口气想要喊,张大嘴巴却又愣住了。
他该喊些什么?
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典满眼睛一转,高声喊道:“城里的人听着,快快出城投降,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