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一封信函,恭敬地给郭嘉和祝融行礼之后将信函双手捧上。
“父亲,戏大人让孩儿转交给父亲这封信。”
郭嘉不多问,将信接过后打开一看。
呵呵呵呵
笑声四溢,郭嘉看过之后就将信扬起递给了站着的郭瑾。
“你看一看,看完之后告诉我这封信究竟有什么内容。”
郭瑾表情疑惑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是无比的郑重。
他接过信第一眼,是去看落款署名。
权!
吴侯孙权!
郭瑾知道他们一向与江东没什么过密的往来,毕竟两家中间隔着一个荆州,自然没什么交道可打。
从头开始阅读,郭瑾越看,脸上也洋溢起了笑容。
信函前半部分是歌功颂德,赞美郭嘉这些年的功绩,后半部分是衷心祝福,因为一个月前,吴苋产下一女,孙权便以此为由写信恭贺一番,字里行间还提起了两家以往的交情,从郭嘉与孙坚到郭嘉与孙策,称不上深重,却也绝不是毫无瓜葛。
郭瑾朝郭嘉一拱手,垂首道:“父亲,孙权这是示好父亲,曹操占据河北之后,孙权寝食不安,他现在是希望父亲能在江东有难时伸出援手。”
郭嘉站起身,十多岁的郭瑾个子只到郭嘉的胸口处,郭嘉伸手压在他的肩上,语气柔和地说道:“瑾儿,这封信上百字,你却看漏了一句话。”
郭嘉语重心长道:“我强,孙权弱,他自然要奉承我一番,但他的目的不是巴结我,而是让我和曹操鱼死网破。”
郭瑾低头又打开信仔细看,最后,在末尾处才看到了一句话。
那句话相比全篇溢美之词而言,真的很不起眼。
说长安日渐繁华,远胜许昌,不若请天子移驾西都。
魏晋时代,有四座都城可谓声名赫赫。
其一,大汉西都长安。
其二,大汉东都洛阳。
其三,献帝迁都许昌。
其四,曹操称王邺城。
这四座都城里面,许昌是献帝代表汉室的都城,而邺城,则是曹操晋魏王后的诸侯国,这是国中之国,并不代表天下,而是封王后自我统治的象征,曹操死后,曹丕嗣位大典也是在邺城进行。
许昌是政治象征,却也没有倾注曹操多少心血,而曹魏真正发展壮大后自家王爵的统治中心邺城,才真正是下了血本在经营,当然,这是后话,在现在这个时候,帝都是许昌,许昌本是一个县城,怎么比得上长安和洛阳这般有底蕴?
洛阳虽然落在曹操手中,但因为要防备郭嘉,顶多是一个战略城市,所以一直处于破败凋敝的状态,反倒是经过郭嘉近十年的经营恢复,长安已经是天下仅次成都的繁华之都。
孙权有意支持郭嘉迎天子去长安,明眼人就能瞧出他没安好心,是想挑拨郭嘉和曹操发生战争,江东能不能坐收渔利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耗这两个天下最为实力雄厚的枭雄。
这件事在郭嘉眼中,倒不见得需要孙权挑拨,他与曹操本就是水火不容,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个人恩怨,两家相安无事只是暂时的,没有孙权的挑拨,两家终有一天也会兵戎相见。
郭瑾有些惭愧地低下头,捏着信函的手渐渐发紧。
郭嘉倒是轻松一笑道:“瑾儿,你知道为何孙权此时写信给为父吗?”
郭瑾抬起头来,想不通。
孙权信里的说辞是恭贺郭嘉得女,实际上这种事情算什么借口?
为什么是现在?
郭瑾又惭愧地摇了摇头。
郭嘉揽着他的肩朝外走去,便走边说道:“两年前,为父收服凉州,现在,孙权料想为父积攒实力已有成效,会有动兵扩张的念头,而恰恰此时,曹丞相欲伐乌桓,孙权不敢挑衅曹操,因为他就算把许昌攻陷,曹操率军返回之时,就不光是收回许昌一座城。所以,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孙权希望为父能够抓住。”
跟着郭嘉朝外走的郭瑾疑惑地抬起头,问:“父亲会上孙权的当吗?”
郭嘉伸手弹了弹他的脑门,笑道:“这也算不得是孙权在用计,曹丞相去打乌桓,的确是一个机会。”
十年休养十年生息,郭嘉很有耐心,他不急,面对曹操吞下河北的局势,也不心慌。
走出场外,郭嘉低头对郭瑾说道:“你就替为父手书一封回函给孙权,怎么写你自己想,写完后让子勑过目就行。”
郭瑾领命回了自己的房间,提笔手书,一片回函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匆忙跑去拜见秦宓。
秦宓很意外郭瑾的造访,阅过郭瑾这篇回函之后点头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