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看着王熙凤时,那种感觉又一次袭上了心头,她极力想回忆起当年的王熙凤是什么样的,却发现,过往的一切都在她脑海中模糊了。
“黛玉妹妹,你依旧清丽如同昔日,咱们家的人却都变样了吧?”王熙凤见黛玉的目光有异,感叹了一声,看来黛玉这些年的生活真是过得还不错的,不然也不会如此单纯,喜怒哀乐都可以形之于颜色。
同样是出家,水月庵的尼姑们以前见了自己,都是满嘴的阿谀奉承,陪着笑脸逢迎,以求能从自己这里多得些香火银子。察言观色,那是她们做惯了的功夫。而黛玉这样的清修,比起她们这些红尘中扎挣的人,怕是更享受些!
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许多。平时还不太明显,此刻,王熙凤审视了一番自己,笑容也苦涩了起来。
贾家归还了欠银,在武勋们的集体排斥下,也颇过了一段憋屈的日子,在京城里几无交际,孤零零的。但几年后,太上皇驾崩,勋贵老臣们纷纷被嘉仁帝清算,贾家则被放了一马,阖家庆幸不已,总算能得到保全,可算是大幸了!
只是,贾家虽然逃过了生死大劫,但却日复一日地败落了下去,如同一座大宅子,慢慢地衰败下去,无人能挽救。
用很低的价钱卖了省亲别墅,连当初花费的本钱都没有收回,那大块地皮更是白送了。如果不是急着还债,完全可以卖得高一倍两倍的银子。当初为了建这园子,几乎掏空了贾家的内囊,在老太太和太太的鼓动下,大家咬着牙坚持,憧憬着日后的荣华以做弥补,谁知,最后都是黄粱一梦,指尖的沙子怎么也握不住。
后来,贾家又陆续卖了两个田庄和铺子,只留下了出息最好的几个来。那实在不能卖了,不然一家人的嚼用,都没法保障了。
贾政和贾珠虽然身上的官职还在,但他们做的都是闲职,也不能为别人帮忙牟利,自然也就无人孝敬。除了俸禄外,就再没有旁的进项了。
家中日子窘迫起来。既然开不了源,那就节流吧!王熙凤大手笔地又裁撤了不少下人,余下的也降低了待遇,没道理主子们都在受苦了,奴才们还在享福吧?
以前,史夫人还常常和自己开玩笑,称呼自己为‘破落户儿’、‘凤辣子’,如今可不是一语成谶!既然都成了破落户了,那还在意什么仁厚的名声?这家中,也只有自己才能支撑起来了!
自东窗事发,被史夫人保下又严厉警告后,王熙凤就明白,此生她是不能离开贾家的了,否则自己绝对没有好下场。生姜还是老的辣,史夫人当机立断,挽救了贾家,这份决断,让王熙凤心生敬畏,她不敢去赌史夫人会对自己心软。
贾珠是依靠不上了,他那病仄仄的身体,能支撑下来,等到兰哥儿长大,就是挺好的了。王熙凤把翻身的希望都寄托在贾兰身上。
在军中是没有出路的,叔父都被迫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贾家的子孙远离军营,才是避祸之道。所以,贾兰想要出息,只有从科举出身了。
王熙凤也开始对贾兰的学业上心起来,每日里催逼着贾兰读书,一如当年贾政逼着贾珠一样。贾珠见状,低头叹息不已,但却没有上前制止,只是嘱咐给贾兰饭食要精心,别忘了请大夫日常给他调养身体,兰哥儿自己也要多活动活动,不能养得弱不禁风。
贾家的爵位等传到贾兰身上,也剩不下多少了,不取得功名,还能有什么出路,还怎么振兴贾家?祖父父亲没用,兰哥儿,你只能靠自己了!
人生有太多的不得已,在身为国公之孙,可以肆意享受着优裕富贵生活,挥洒骄傲的少年时代,贾珠自然不能理解这句话,如今......多年来,贾珠深藏在心中,压抑了多年,对父亲的那点怨念,慢慢地消失了。
谁能逃过岁月的变迁呢,如同在流水缓缓地,日复一日地冲刷下,坚硬的岩石上也会留下痕迹。即使是当日最与众不同的宝玉,不也改变了么?
王熙凤殷勤地招呼着黛玉,和她讲起这些年家中的事情,时不时也关心着黛玉的生活。她竭力地想讨好黛玉,拉近关系。
家中老亲都已非昔日之盛了。史家早就没有了权力,又穷;王家叔父交出了权力,安静颐养天年,也帮不上什么忙;薛家薛蟠流放期满,回到金陵城,倒是安分了,但他也不擅经营,皇商的名号还是被旁支夺去了,只能守着些家业过活;薛宝钗嫁了个寒门士子,由她在生活上解决了后顾之忧,那士子一路求学,终于考中了举人,也算有了功名。有此基础,日后也能算是书香之家了,她的子嗣或可以更上一层楼,那薛宝钗倒是主意见识不错。
荣国府的邻居,都是有大来头的,王熙凤一直想着能巴结上。只是,一家是清贵书香出身的侯门,也是户部尚书的爱女,一家是安郡王府的嫡出郡主,如今贾家的媳妇,人家还真不会把她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