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能仅仅勤勉当差,这在泰安帝眼中,那是做官的份内之事。要让他另眼相看,特别维护,那需要额外立下功劳来。当然,现在他也不会把这功劳让给谁了。为了家族的延续发展,他会让薛虬和自己一起揽下的。
但功劳也不是说立就能立的,薛淞想从政事上立功是不可能的,论起心机和手段,能稳稳立足朝堂的,哪个不是人精,他自忖不是这些高智商古人的对手,也不愿整日勾心斗角,揣摩皇帝心思,过得那么累。
他的优势在于远超这个年代的知识和技术,但眼界和思想却不是,那只怕会给自己招祸呢!
科技树也不是能瞬间点燃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薛淞也不是真正的技术专家,他即使雄心勃勃地想弄出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的序章,那也办不成啊!
薛淞在脑海中使劲思索着,猛然间想起了一样东西,这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而是灵感的产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珍妮纺织机,是英国一位工匠无意之中的发明,把原本水平放置的纺车锤变成了直立,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就可以同时纺很多根纱,效率翻番。刚刚制造出来时,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8倍,后来人们把纺锤增加到18、30,甚至100个......
当然,珍妮纺织机有自己的缺陷:纺出的纱比较细,容易断,后来就被更好的水力纺织机取代,但它的价值却是无法抹杀的。
最让薛淞动心的是,珍妮纺织机制造并不难,只要他把这个制造创意和思路总结出来,也大致有了个轮廓,华夏的能工巧匠的智慧是不能小窥的,无非是多花些银钱和精力罢了。
薛淞把这些也隐晦地向忠顺亲王提了一嘴,忠顺亲王立刻生出了兴趣,去泰安帝前为薛家说项,先前那陈芥菜卤、红薯、金鸡纳都是薛淞找寻或探听到的,他不会信口开河,既然说出了口,那无论是寻到土豆,还是可以改进纺纱机,都是可以期盼一下的,万一成了呢,是吧?
从忠顺亲王处得知,泰安帝透露出了对他隐晦的支持态度,薛淞心中就有了底。此时,家中人才告知了薛舒辰此事的来龙去脉。
薛舒辰又是后怕愤慨,又是心中羞涩,那日她与柳湘莲是见过一面的。那清冷俊美,望着她时,眼中光芒闪烁,透着柔情和迷醉的少年郎,为了她而努力上进,愿意为了她而得罪天下最显贵的人,把她看得比自己的前程要重,这样的人,她怎么能不动心呢?
“女儿愿意!”薛舒辰低下头,轻声地道。
得到薛家的允诺,柳湘莲便在薛淞的指点下,悄无声息地开始走起礼来。这时也不讲究那些虚礼了,都大大加快了速度,在太上皇寿辰之前,双方已经完成了小定大定,并且很认真地在官府报备了。
武进士不比文进士的地位崇高,相应来说,他们历练观政也来得简单许多。在甄太妃寿辰的几天前,兵部便公布了武进士的去处,他们在兵部培训数月后,便可以走马上任,分派去各地各处,在上司的指导下,在实践中磨炼,纸上谈兵没什么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