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2 / 4)

孙氏招呼“明日再来”的声音,几乎被人群中的抱怨声淹没。

待到人群散尽,三人才上去帮忙收拾。

“你们咋来了?”孙氏忙了一天,面上却完全不见半点疲惫。这会儿看见儿子来了,她虽也高兴,但话里还是满满的不赞同。

穆空青帮着推了把桌椅,安抚道:“今日头一天进学,课业并不很重,这才想着来集市上寻你们。往后便是娘盼着我来,我怕是也来不成了。”

听他这么说,孙氏和强婶子才略安下心来,还不忘叮嘱道:“你们都是读书人,往后可莫要往这集市上跑了,怕叫人知道了不好。”

穆空青有些辛酸,又有些无奈,眼下看孙氏一脸坚持,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说通的事,干脆便点头应下,只等着日后慢慢同她磨。

周秀才说过,明日开始就要正式习字,于是穆空青今晚也不急着默《论语》了。

他得找点儿别的事情,把《周书》这事从周秀才那翻过去才行。

比如提前背下《史学提要》。

《史学提要》全书分三卷,共计六万字上下,要用一天的时间背下来,就算是穆空青都做不到。

于是他照例将它分段记忆。

第一卷为上古卷,记先秦史。

结合他在私塾中已经背下来的部分,穆空青觉得,今晚背完第一卷,应当是可以做到的。

这样,明日的记诵课上,穆空青就可以主背第二卷了。

学生的学习进度超前,怎么都比学生读了某本课外书,更能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穆空青在第二天的记诵课上,收获了周秀才一句意味深长的:“果然天资过人。”

罢了,就这样吧。

穆空青默默低下头,不敢去和周秀才对视。

既然周秀才也没有刨根问底的想法,他索性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