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姜惩所料,掌下触感违和,刘良的发质干枯毛躁,有些地方还打了结,不在正常染烫受损的范畴内,很明显是廉价的人造毛发。
当他把假发套从刘良头上扯下来时,连宋玉祗也吃了一惊,没有了道具和妆容的加持,刘良的确是身份证上那个普通到可以称之为乖巧的学生本人,那么方才姜惩的举止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姜惩使了个眼色,示意宋玉祗坐到自己身边,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的行为,类似于催眠,在对方高度紧张、疲劳之后精神难以集中的阶段适当给予自己的节奏,很容易让处于被动的一方打乱方寸。
“刘良,你对自己的姓名身份都没有隐瞒,在问讯初期也非常配合地回答了警察的问题,为什么到后来却选择沉默呢?”
刘良盯着姜惩点动的手指,双目无神,迟迟没有回答。
姜惩和宋玉祗交换了个眼神,继续道:“你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警察,你认为自己很快就能脱罪,可以早早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你牵挂的亲人,可你没想到自己的证词漏洞百出,让警察越发怀疑你,索性你一言不发,和咱们打起了持久战。不过我要提醒你,配合调查是你能早日洗脱罪名的最好方式,对你,对我,对咱们大家都好,当然,还有因为你彻夜不归而心急如焚的奶奶。”
提到奶奶苏秀华,果然刘良变得不安起来,两手绞在一起,背上的冷汗也打湿了衬衫,不觉地打起颤来,让人看着还挺心疼的。
索性姜惩起身,将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给他披在肩上,“不想说就由我来替你说,如果哪里说错了记得提醒我,早点办完事早点回家,别让老人家担心,耽误得久了可就不好解释了,你说是吧。”
审讯的精髓就在于循序渐进,软硬兼施,估计此前周密和千岁已经把该用的法子都用了个遍,效果不佳的原因就在于对嫌疑人的了解还不够多。
通常来说审讯过程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很少会同时更换两位审讯人员,为的就是防止引起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强化嫌疑人的抗拒心理,也是便于嫌疑人的情绪稳定,不过这次是个例外。
姜惩朝宋玉祗耸了耸肩,眼神怀着些许歉意,落在桌子下面的双手合十,朝那人摆了摆,大抵是想表示这其实不合规矩,之后还要向老大口头道个歉,这次纯粹是把他拖下了水,见谅。
公私分明的姜副很快回归正题,拿着笔录对照着打印文件里刘良的家庭背景与经历推测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四年前,你的父母欠下高利贷,不得不离开宿安县,留下你与奶奶相依为命。当时你就读于宿安县第一中学,在当地是一所很好的高中,曾出过不少状元。但是去年五月,在你即将参加高考的重要时候,你收到警察通知前去认领了父母的遗体,这件事对你的刺激非常大,你甚至不敢将真相告知老人,一人扛下后也放弃了高考的机会,决定提早进入社会养家糊口。”
姜惩在桌子下面踢了宋玉祗一脚,后者会意:“但是你的奶奶苏秀华年事已高,并且患有严重的冠心病,你不敢独下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拼搏,也不想奶奶留守家中,为了给奶奶治病,所以来到雁息打工……你应该是带着奶奶一起来的吧?”
“被害人也有关心着她的亲人朋友,她出了事,也会有人像你的奶奶挂心你一样担忧着她。刘良,尽早坦白是为了你的解脱,也是为了让你奶奶早些放心、让死者得到安息,你知道轻重缓急,你也清楚该交代什么,对吧?”
审讯心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亲情置换法,通常是利用亲情关系来置换嫌疑人犯罪的事实,通过复述犯罪情景,置换被害人身份,唤起嫌疑人的悔过意识,也就是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或利用心理暗示让嫌疑人对审讯人员放下戒心,甚至是当成“自己人”,这对审讯人员对要求很高,不仅要了解嫌疑人的家庭情况,更要掌握其背景与经历。
事实证明,刘良与他的奶奶感情很深,亲情置换法也的确起到了效果,二人由此作为突破口,让刘良开了口。
“我奶奶,她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前些日子还查出来糖尿病,每天都得打胰岛素治疗,如果不到大城市打工,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医药费……”
姜惩顺势而上:“那你为什么选择会选择奥斯卡的工作?高档酒吧的薪资的确很可观,但据我分析,他们应该没有理由担着被处罚的风险破格录用没有经验的未成年人,你是如何获得这份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