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陪在床前,宴太师候在殿中,两人守到当日深夜,才等得褚河“醒来”。
再然后,朝中二品以上重臣及在京的宗室亲王都接到了宫中传出的陛下口谕,连夜收拾仪容进宫。
大臣们到长生殿时,褚河已经坐了起来,若非早知消息,但看脸色只怕会以为他只是生了病罢了。
人到齐了后,褚河扶着楚楚的手,开始讲诉皇帝与皇后间的故事——当然,是做了些许美化的故事。
于是重臣们知道了。
皇后本是仙家子弟,与陛下在郑州一见钟情,因着满腔深情入了这凡尘,为了陛下暂时放下了修行;
南巡路上相伴,是她劝他莫伤农田、莫损民生、莫为百姓带去混乱,让他去学着体会百姓之苦;
在他亲政前,是她陪着他日夜苦读,是她在他烦躁时解语……有时他功课做不好,又碍着后宫不能干政的规矩,不能直接问她政务上的事情,就拐弯抹角的朝她提问,总能因她的回答豁然开朗;
皇后生三皇子早产,是怀孕之初因陛下之过伤了身子,后又担忧他与摄政王争执而摔倒,险些母子俱亡;
陛下大婚后亲政,皇后身有规劝天子之责,可在皇帝允许的情况下阅读奏折、了解政务,他有迷惑时更喜欢去问她意见,皇后为求避嫌,反而不再允许陛下长居凤仪宫……
但若遇大事时,皇后也会帮着寻找解决办法,如大江水患、如东海寇乱、如南疆祸乱等大事的解决都有皇后的功劳,前年盛京城郊外爆发瘟疫,治疗的药方也是皇后写的……
皇帝天资聪慧不假,可到底是纯粹的凡人,而凌楚楚精神力经过法宝增长、又见识了凡间与修仙界诸般模样,无论是精力、思维都更胜一筹。
所以皇帝对她的依赖是潜移默化的,这让她不仅获得皇帝的爱,也获得他长久的尊敬。
他少年时只为得到如此绝色美人而欣喜,成熟后才知有这么个妻子是何等的幸运。
眼看陛下说着竟感伤落泪,重臣们自然纷纷劝慰。
这些事情若是拆开,若是在以往提起,可能还有人多舌,指责皇后牝鸡司晨之类,但而今大家都知道陛下时日无多,皇后在那些大事中出的主意也切切实实救了天下无数百姓……谁又能、谁又敢在这样的关头唱反调呢?
何况有宴太师在场,陛下所言必不会是假话,如皇后这般出身不凡、容貌倾城、贤惠温婉,还全心全意为丈夫着想的妻子,谁又不羡慕不想要呢?
褚河抬眼扫视众人,见得所有人都在默然听他讲话,才又将三皇子叫过去,拉着他的手,说道:“焱儿乃皇后所出,自幼由朕与皇后亲自教养,他天资聪慧、勤学好问、有仁爱之心、有尊师之德,足以为国之储君,朕本欲多磨砺他些再封太子,而今看来却是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