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寻芳跟叶寻芝。”方敏之因对这二人颇有印象,所以在见到他们二人的拜帖的时候,将他们的名字念了出来。
李氏在一旁听到学政的话,顿了一下,随即问道:“相公方才说的是‘叶寻芳’?”
李氏是学政还没有发达时娶的妻子,自然也是农家出身。之后学政做了官,她就跟着去了京都做了官太太。
但是她又不像其他官太太那样养尊处优,到了京都之后不种地了,便自己在家中院子里开垦出一小块地,种着果子自种自食。
如今跟着方学政到处跑,没有地种了就闲下来了。家里厨房又有厨子,跑腿还有丫头长班,根本没有她使力的地方。
因此只能常亲自照顾学政起居,来发挥一下平时多余的气力。所以平常学政闲下来的时候,都是太太亲自照顾。身边的小厮丫鬟们因此常说他们夫妻二人恩爱。
“夫人认识这叶寻芳?”方敏之疑惑自家夫人为什么会问道叶寻芳。
夫人李氏见丈夫发问,眼神犹豫了一会儿,说道:“相公,这叶寻芳是不是年纪挺小的一个少年?看着十二三岁的模样。”
方学政点头道:“正是。”
李氏确认了此叶寻芳是彼叶寻芳后,说道:“相公,我与这叶寻芳有过一面之缘,咱们家却受过他的救命之恩。”
“此话怎讲?”方学政此刻十分疑惑。
“相公可还记得,你在进考场前,我说要去清风庙内拜一拜的事情?”李氏说道。
李氏去的时候方学政是已经进场了的,那时候要待在考棚内,等所有考试完毕,放了试卷出来才能出考棚,因此学政并不知道李氏之后去清风庙时发生了什么。
原来李氏便是寻芳之前在清风庙前遇到的那位妇人,而当时寻芳救的,便是学政大人的父亲方老爷。
原本学政出来办差,别说老爷,连妻子都可以安排在家里雇佣人养着。
但是李氏是真心的为丈夫着想,况且也不喜欢成日待在家里享福,她原是农家出身,这样天□□来张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过不惯,因此跟着丈夫来了。
而方家人丁单薄,在京都又没什么要好亲戚。方学政的母亲已经去世,方老爷又无心再娶,又只有方学政这么一个儿子,因此就跟着来了,好在他身子硬朗,之前查出来只是脾胃不大好,好好调养注意饮食也就好了。
谁想他年纪大了,还发了容易心梗的病症。那日就是正好被寻芳碰见,才幸免一死。
李氏见丈夫问,只得一五一十将事情全部告诉了丈夫。
方学政听完这来龙去脉,十分震惊。
“爹既然都昏死过去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为什么不告诉我?”
李氏叹气道:“我原本想找你说的,是爹说的不让告诉你。你公务繁忙,天子布派下来的任务,一刻也耽误不得,爹怕你因此而误了去监督考试的时间,因此让我瞒着你。原本那叶寻芳是恩人,我便悄悄派人去府内找这个人。
派去的下人找了好几家客栈都没有听说有这一号人,前两日放榜,听下人来说他中了秀才,我就想说这也是你的门生。我也算他的师母,你父亲也是他的长辈了,就算他尽孝罢。今日是你问起来我才说的,这也是你们师徒合该有的缘分。”
方学政听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些感触。缘分这一说法,有时候真是贴切的。
“快去传他们进来吧。”方学政对那门子说道。
门子领命,方才他听了太太这一段话,自然不敢怠慢叶寻芳他们。从老爷院里出来后,便很快地跑去了门口,请了寻芳跟寻芝二人进来。
这时寻芳还不知道自己救过学政的父亲,进了学政府邸,一路朝着会客的大堂而来。
等他们进到堂内,并没有见到李氏。向学政行礼坐下后,直到李氏亲自上了茶来,寻芳二人觉得其面熟,还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人是谁。
“你是......”寻芳愣愣地说道。
李氏笑着对寻芳说道:“看来叶公子还记得我。”
“贤契还记得我夫人吧,那日你救的人,正是我父亲。”方学政也说道。
贤契在这里是先生对门生弟子的爱称,这里方学政是对寻芳问的。比起之前的激励却并不特别重视来说,如今叶寻芳在方学政心里的地位可以说是很高了。
二人有缘算是师徒关系,加上寻芳又救了方老爷一命。这好感度是不止升了一点两点。
原本老师就喜欢好学生,寻芳在方学政眼里,虽然有天赋,但是仍旧懒惰的话,最后也可能伤仲永。
年纪小的孩子,有很多的可能性。
但是光从他无私救人,还将那救人的法子分享出来,这便证明他品德高尚。这在学政这里反正是很大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