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厮应了声,寻芳叫人抓了一些糕点果子给他带家吃去,那小厮也就欢欢喜喜去了。
寻芳花了一天的事情,将事情全部处理好,到了第二日,又去跟太太讲了一下,将家里多余的桌椅板凳暂时先借出去给俞敏用。
快要过春节了,事情得越早办越好,否则大过年的谁也不想去参加葬礼。
俞敏请了和尚,当日就起经了。
又过了一日,便是寻芳他们结拜的日期。
寻芳叫人找了新衣裳穿上去赴约,对这次的结拜还是重视的。
大家到了道观,由小道士引着进去,这日的关帝君庙就对他们开放。等他们结拜完毕,还是照常开放的。
寻芳他们到的早,由老道士做见证,说了结拜誓言,跪了关羽,再起身时已经是兄弟相称了。
这里年纪最的大的是王亨,自然他是大哥,第二是杨雪松,第三是寻芳,俞敏是最小的。
结拜完毕,寻芳他们又去了约好的酒楼。寻芳知道大家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所以早就点好了肉菜。
考虑到俞敏有丧在身寻芳又点了几盘素菜,专门给俞敏吃。
大家吃完后,又到了俞敏家里,这会儿家里的事情是寻芳跟杨雪松家的小厮帮忙照看的。
杨雪松到了寻芳那院子,看着堂前供着俞师父生前遗物,当下感慨道:“原本俞先生发引,我是要送他的,但是这两日行程紧张,只怕是不能送了。”
虽说有了尊卑,但寻芳还是习惯和杨雪松平辈相称,这并没有人介意。
“你要赶考,这也是无法的事情。你虽然要上京,但是我们却还在。咱们兄弟之间,这就不要分你我了。你不在,我们就将你的那份心意一起承担着。”
王亨也在一旁说道:“是啊,你若是将来考上了,就要做官了。江山社稷还是比你我个人重要的。”
大家在寻芳那院子里说了一会儿子话,寻芳他们便各自回家去了。
翌日,寻芳、寻芝、王亨、李穗,赵家公子、林玉安、以及寻芳他的两个堂兄弟,几人请了杨雪松在酒楼里海吃了一顿,算是为杨雪松践行,说了许多恭贺他的话。
考虑到俞敏在家里要忙俞先生葬礼的事情,就没有叫上他。
当天中午大家吃过一顿后,杨雪松下午就踏上了去往京都的船只。
寻芳他们很是不舍,最终还是预祝杨雪松能够金榜题名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