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年乾隆就大病了一场,原不是什么重病,但是因为他自己的不以为意,并没有遵循太医的医嘱,渐渐的竟然起不了身了。
安絮前往乾清宫侍疾,给乾隆喂完最后一勺药,随后将碗和勺子放在食案上,由着宫女端走。
“您尝尝看这桃杏干,还是年前天气好的时候,和熙永璟亲手晒的,味道也是酸甜可口。”
乾隆吃了一块,感慨道:“真是老了,若是换在十年前,朕哪里就会因为晚上开了一点窗户就病成这样啊,就算病了,也不需要喝药,自然而然就能痊愈。”
安絮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您还知道啊,这一病可把太后娘娘吓得够呛,好说歹说才安抚下来。”
乾隆闻言颇有些不自在的动动手,“皇额娘她没事吧。”
“万幸没事,只是受惊晕了过去,太医开了安神的方子,如今已经喝了两剂,并无大碍。”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今年选秀的流程,没多久药中的安眠成分就开始发挥作用,安絮便给乾隆掖了掖被角,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随着天气转暖,乾隆这才渐渐好了起来,只是到底落下了畏冷的毛病。
殿选结束后,乾隆询问道:“你觉得伊尔觉罗氏如何?”
伊尔觉罗氏的祖父正是曾经教导过雍正皇帝的老师顾八代,父亲顾琮曾任河道总督,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她的兄长也极得乾隆看重,论家世配皇子是绰绰有余的。
在性子方面,伊尔觉罗氏是个文气雅致的人,和永璟应该是能相处得来。
安絮点头之后乾隆就下了旨。
这一日阳光正好,乾隆坐在桌前批阅着奏折,边看边目露满意之色,这是一份关于水患的折子,执笔之人乃是永琮。
批阅完毕,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还算不错,这么些年来下来不算白教,能担得起担子了。
放下奏折后,他闭目沉思了一会,吴书来见状,连忙让小宫女们放轻手脚。
半晌,吴书来才听到万岁爷的声音。
“这几十年来,朕见的最多的却是你了。”
吴书来微微直起腰,回道:“奴才当初能够被选来伺候万岁爷,才是最大的幸事。”
乾隆没再说话,只是紧了紧身上的大氅。
十一月是太后的八十大寿,在寿诞当天,一道圣旨仿若惊天霹雳一般打破了前朝后宫的宁静。
乾隆宣示了建储密旨,立皇七子明亲王永琮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