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 232 抱着金饭碗要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2 抱着金饭碗要饭!(1 / 2)

听了李厂长的疑问,曹志强轻轻一笑:“李厂长,张不是这么算的。”

“那是怎么算?”李厂长问,“再怎么算,也不可能只有五十万啊?”

曹志强叹口气:“李厂长,你只算了这套书的销售毛收入,没算稿费成本啊。”

“稿费成本?”李厂长一愣,“什么意思?”

曹志强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李厂长,这书是我写的,我的原创,所以,我的出版社,出版我这个作者的书,是不是要给我点稿费啊?”

李厂长皱了皱眉:“那也不用五十万啊?”、

“怎么不用。”曹志强道,“李厂长,这本书的作者是我,我跟我的出版社,签署的发行合同呢,是版税分成制。

按照合同,我的版税比是百分之三十。

如果一本书的定价是十元,那么我本人就要拿三元,这笔钱由出版社给付。

也就是说,新华书店给我们的回款,平均一套书,我本人拿三元,出版社拿两元。

这么算下来,二十三万套的销售额,我本人的税前收入是69万,出版社则是46万。

不过,昨天我们卖了四万八千多套书,就凑个整数,零头抹去,算四万八千套吧。

这四万八千多套书,没经过新华书店,如此一来,十元一套的售价,就全部给出版社了。

这笔收入,是出版社拿万,我个人拿万元。

如此一算,我们出版社至今为止,已经赚了至少万元。

而我个人,则赚了至少万元。

当然,我说的都是税前,去掉税的话,我跟出版社,就都没这么多了。

但不管怎么算,我们出版社最少能赚到五十万的纯利,没毛病吧?”

听到这里,李厂长直接傻眼了,忍不住数起了手指头。

似乎觉得手指头算不过来,他干脆拿出一张纸跟一支笔,直接现场笔算起来。

最后简单算了一下后,李厂长才睁大了双眼,看着纸上的数字发愣。

似乎发现李厂长一直呆呆的看着纸上的数字不说话,曹志强忍不住道:“李厂长?你没事儿吧?”

李厂长勐的抬起头,盯着曹志强道:“有这么赚钱么?出书真的有这么赚么?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啊?”

曹志强笑了笑:“这个,当然得是畅销书才行啊。

其实图书这玩意儿,跟其他日用品差不多,都是看销量的。

销量好,供不应求,当然卖的好,回钱快,赚的多。

可要是滞销了,那就砸手里了,这个道理,您肯定懂吧?”

“有道理。”李厂长点点头,“也就是说,你是早就有这个打算,所以才处心积虑的办一家出版社,就是为了这个版税分成?”

“差不多吧。”曹志强点点头,“当我发现我写的书很畅销,很赚钱后,我就觉得原先的稿费制度不公平。

毕竟图书杂志还有音乐磁带之类的文化产品,要想销量好,关键是看内容。

内容好,销量就好,内容差,销量就差。

然而,内容创作者,也就是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收入确实最低的,属于利益链的最底层,这就让我不能忍了。

没办法就算了,既然有机会自己创办一家出版社,那我当然要试一试。

当然,这只是从经济角度看。

实际上,我还有更远大的抱负。

赚钱只是第一步。

或者说,图书音像制品,不只是赚钱这个功能,还有教化世人的能力。

我们还要弘扬正能量,引人向善,让人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当然了,这必须是以后才能做的事情。

目前为止,我们还是要先以赚钱为主。

毕竟时代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

“对对对,赚钱为主!”李厂长笑眯眯的点点头。

说完这句后,李厂长继续道:“等等,你说这个销量,只是六天的?今后还能维持这个销量么?”

曹志强笑了笑:“李厂长,我实话跟你说,我这套书,一套两本,名义上是卖诗集,实际上是在卖武侠,属于挂羊头卖狗肉,钻政策空子。

如果只是诗集,或许受众没那么大,销量会慢慢弱下来。

但我这套书,里面最核心的是那本武侠《破碎虚空》。

以目前国内的武侠热来看,这不到三十万套的销量,只是个开头而已。

就这,还只是京城一地,没算外地呢。

我初步估计,只是京城这一个地方,按照目前的势头,消化掉我那一百万套不成问题。

如果算上外地城市销量,那就不好说了,但哪怕不乐观的估计,也起码三百万起步吧。”

“三百万套?”李厂长眨眨眼,“这么算的话……等等!”

说到这,李厂长皱起眉头:“你刚刚说,咱们给新华书店的价格,是五元一套,新华书店白赚五元钱,我们只能拿五元,就这钱,还得去掉成本?”

“是啊。”曹志强点点头。

“太不像话了!”李厂长怒道,“新华书店啥也没干,凭啥拿这么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