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多次宣传之后,现在大家才终于相信了芋头可以吃,但是为时已晚,昌平县内河流两侧河滩的芋头在短短时间已经几乎被人都挖走了。
有人“鬼鬼祟祟”地靠近村子,上河村的人看到了自然会觉得不对劲,立马就有人去找白村长说。
白村长带着人过去的时候,那群人正在商量要不要继续往浅水河下游看看,说不定村子之间的那些河滩上还能有剩下的芋头没有人挖走。
走近了看到那几个人手上的东西,白村长立马明白他们是想要做什么,他还是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上河村做什么?”
现在旱情越来越严重,上一次黎成石回来的时候专门找白村长说,有不少北边的人往南边跑,这些人底细不明,为了村子的安全得提防着点。
这群人中走出来一个人说道:“这位大哥,我们就是昌平县的,家里没有吃的了,我们听说芋头可以吃,出来想挖一些芋头,可是在哪儿都找不到芋头,没办法了啊。”
一听口音就知道他们确实是昌平县本地的,白村长稍稍放松警惕:“没有了,这附近都没有了。”
聊了几句之后,白村长这才知道县城里的人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大户人家还好,普通人家平日里没有存粮食的习惯,一是出门就有粮店可以买,二则囊中羞涩,不会大量囤积粮食。
遇到这样的灾情,粮店买不到粮食之后,县城住着的普通人家就遭殃了,吃的粮食一天天减少,人人都在想办法弄到粮食。
一个年轻汉子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家媳妇刚生了孩子,大人没有吃的没有奶水,小孩饿得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跑了好多地方,出好几倍的价格都买不到粮食,偶尔听到别人说哪里可以买,跑过去早就卖光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是说真的不哭,而是没到伤心处。
白村长听着他们的话面露同情,看他们一个个确实饿了几个月面黄肌瘦,要不是衣服穿着还算齐整,说不定都要把他们认成是北边逃难过来的。
除了白村长,其他几个汉子也觉得县城的人生活得有些惨,拉过白村长去后面商量。
最后,大家做了个决定:“你们是一起的吧?我是上河村的村长,我去问问我们村的人愿不愿意卖一部分芋头或者红薯给你们,芋头十五文一斤,红薯十文一斤,你们看行不?”
平常一斤红薯两文甚至更低,白村长把价格提到了十文一斤,涨了五倍,而芋头以前没有卖过,所有人都不知道芋头的价格,白村长觉得芋头比红薯好吃、还抗饿,所以他给芋头定的价格更高。
这群人眼神立马就亮了,好不犹豫地点头:“好好好,我们愿意。”
见他们对这个价格没有疑义,白村长留了几个脑子更灵活的年轻人在这边看着他们不让他们进村,带着剩下的人回去,挨家挨户询问哪些人家愿意把家里的芋头和红薯卖出来。
十文一斤的红薯,十五文一斤的芋头,听到这个价格的人家都有些心动,毕竟上河村的人当初有囤积粮食,后来还有人跟着黎家把水稻拔了种上红薯,又在河边挖了很多芋头回家,粮食还算够吃。
大部分人家直接从房间里拿五十斤、一百斤的红薯或者芋头出来,这个数量不至于让家里的粮食减少很多,又能卖到一笔钱,大家觉得可以接受。
黎老太听了白村长的话,问了问村里其他人拿出来的粮食数量,只拿了一袋子五十斤芋头。
而隔壁的钱杏花听了后,居然直接拿了两百斤芋头说要卖,看得白村长直皱眉。
黎老太就是担心她这样做,走出来直接骂她想钱想疯了,他们家里粮食本就存得不多,有五口人,好不容易多了芋头可以吃,卖这么多出去是不是想把人饿死。
黎成力听到声音出来,黎老太不再搭理钱杏花,直接同黎成力说,让他最多卖五十斤。
于是,黎成力听话地提了三袋子回家,只留了一袋在门口,气得钱杏花不停翻白眼。
作者闲话:感谢美妍y()对我的支持)
第106章狼群下山
在上河村有了一圈,各家自己把粮食搬出来运到空地上,全部加在一起堆成了一个小山丘,大概有两千斤。
两千斤,差不多八百斤的红薯,一千二百斤的芋头,要二十多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不过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几户人家分了之后,勉强撑到今年过年。
看到这么多的粮食,这群从县城出来挖芋头的人欣喜的表情稍微凝固了一点,既因为他们的钱不够买这么多,也是因为他们没法一次性将这么多粮食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