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①……”
杭州城座靠西湖,城市在西湖以东一片较为狭长的平陆地区发展。
熙宁年间,此地人口虽远远比不上汴京,可也不太少。按照柳永的“参差十万人家”来算,常住人口大约在二三十万人的样子,已是东南第一大都会。
而此处也汇集了粮食、绢匹一类的物产,汇聚于直通汴京的运河畔,等待纲船运至汴京,供养在都中生活的百万百姓。可谓是全国的“物产中心”。
此刻听见苏轼激动,明远也觉得很兴奋。
他身边,史尚却策马上前,问明远:“明郎君,这一路上小人都在想,您到杭州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寻访令尊。小人这里,需要为您另外寻访住宅,并雇佣合适的人手吗?”
原本一直跟在明远身边的向华,跟随种建中回了陕西。
史尚早就唠叨着,至少要为明远雇佣两名伴当,然后再寻访几名好学的管事与账房为明远服务。
而住所方面,史尚则不太确定。
因为明远的“大人”就在杭州,明远过来是投奔他的。
史尚甚至不知道自己这个“汴京百事通”,跟随明远来到杭州之后,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得到明远的重用,因此心里正惴惴不安。
但他又不肯放弃这个跟着明远一起来“见世面”的机会。
明远却微微一笑,道:“肯定要寻访住宅。”
他很清楚,自己是不大可能和明老爹住在一处的。多半到了杭州之后没多久,就接到信件,说明高义又离开杭州了。
“至于人手的事,我猜想家中大人有可能已事先留了几位可用的给我。”
“但是,史尚,你我相处了这么久,我的喜好和行事习惯,你应该比旁人都更清楚。”明远微笑着望着他身边这位稍稍露出忐忑的大管事。
“先别着急,慢慢来,凭你,肯定很快就能熟悉杭州。”
史尚长舒一口气,继而面露感动,道:“多谢明郎君!”
“到了城中,我们先住一阵子客栈,待将这城里的情形都大致熟悉之后,再考虑你说的那些也不迟。”
“好——”
史尚似乎是终于放下心头一块大石。
明远却又补了一句:“史尚,多谢你肯陪我南来。”
一直跟惯了他的向华随种建中西去,如今身边最熟悉明远习惯心性的,就只剩史尚一个了。
谁知史尚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眼中发亮,道:“小人则感谢郎君带小人来见识这大千世界。”
明远与史尚顿时相视一笑。
他们一行人随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从钱塘门进入城中。
苏轼是杭州通判,抵达杭州城中之后,需要与上一任交接,然后才能在官中宅邸里安顿下来。
在此之前大家就一起住在驿馆里。
一到地方,史尚自去招呼卸下明远的随身物品,结算车马钱之类。
明远有些百无聊赖。正巧天气闷热,他身上的衣物虽然薄而透气,这一番折腾,浑身也出了不少汗。
于是他向驿馆中的驿吏请教,哪里有洗澡的澡堂。
见识过明远“大方”的驿吏便殷勤询问:“您是要洗澡吗?这就叫人给您烧热水去。”
明远却笑着摇手,道:“就是好奇,想看看杭州城中的‘香水行’。”
驿吏提醒明远:“我们这里不叫‘香水行’,您就问‘澡堂子’就行。②”
他指点了一家据说是较为干净的,随口提醒:“小郎君从汴京来,许是会不习惯。”
明远却没把这话听进去。
他还兀自沉浸在对汴京城香水行的美好回忆里:热气氤氲的浴室,细致周到的伙计……最要紧的是他和种建中的一些回忆:正是香水行,让种师兄见识到了明远的“消费观”,了解到他那“明氏挥霍”也是让他人过得更好的一种方法。
于是明远只管问清了路径,自己慢慢溜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