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前方营地兵力的增加,这就代表着他需要定期供应的粮食物资也得随之增加。
每个月,都要有大量的粮食物资运往苦寒之地的营地。
这是一个长期负担,甚至有可能要一直持续供应好几年,所以必须要控制在一个他能够承受的额度里。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接近中旬,按照夏启的意思,运粮队提前半个月出发,而调集过来的两百迅狼战士和三百赤狐弓箭手亦是跟随运粮队一起赶往苦寒之地。
这一边的事情可以说是暂时告一段落,夏启此时心里更加关心的,其实是北地山林的开拓工程。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夏启只好增加了工人们的工钱,这才又将工人们的积极性拉了起来。
并且,夏启还让工匠在山城那边的几处比较危险的地段安装上了栏杆,以防止再有工人从危险的地段掉下悬崖。
他可不想,因为些许的一点意外,就导致他的一整个大计划都无法进行下去。
同时,在思考过后,夏启颁下了一道法令,命令在特殊地段,下雨天的时候不得进行施工。
说实话,夏启已经算是比较仁慈的君主了。
要是换成脾气暴躁的玩家,可不会又是涨工钱又是安装栏杆的,而是派遣一队监工,但凡看见又不干活的,就先抽几鞭子再说。
如果有出头鸟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直接将之斩首示众,再将其脑袋悬挂起来,这样看那些工人还敢不敢不做工。
这种做法很简单很粗暴,同时短时间来看,效率还很高。
可夏启是个喜欢把眼光放长远的人,那种激进的做法,必然会激起民愤,埋下祸根。
这一点,华夏历史上可是写满了这样做的后果。
大秦、大隋、大元,牛不牛?
还不是因为逼迫民夫过甚,从而导致农民揭竿起义,将辉煌的皇朝推翻。
对于此时的夏启来说,正是需要潜心搞发展的时候,他可没什么心情平定内乱。
所以在面对自己人民的时候,他基本都是采取怀柔政策。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在实施之后,满大夏都是赞美他的声音。
但是,这不过是大夏百姓的看法罢了。
夏启的手上可是有着数百条任命,并且下令用敌方士兵的脑袋建立京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