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镇上的工资一样呢!”
一个皮肤晒的微红的妇女有些兴奋道:“真的?那我得去试试,我厨艺不错呢。”
“我也去试试!”
“哎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正愁赚不到钱呢!”
一个穿着短袖的妇女拎着菜篮子就往如珠饭馆赶,生怕去晚了机会就被人抢了。她一走,其他妇女也快步跟着去了饭馆。
清河村人口一共一千多口,除了老人小孩以及上学的学生,村里大部分人一听到如珠饭馆招工的消息,立刻前去应聘。
花了两三天时间,袁如珠筛选出两位帮厨,还额外招了一个洗碗工。
两个帮厨分别是李丽和林有旺,李丽不到三十岁,厨艺很不错,林有旺四十来岁,刀工很好,力气大,适合做后厨里的墩子。
额外招的洗碗工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名叫邱红玲,邱红玲成绩很差,也同样袁如珠没考上高中,她在家里做了两年农活,服侍了两年身体不好的奶奶。今年她到了十八岁,原本是要去镇里找工作的,见如珠饭馆在招工,便欢天喜地前来。
不用出远门,能在家乡工作,能照顾奶奶,这样的工作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所以被如珠饭馆聘用时,她几乎喜极而泣。
而没被没被聘用的村民,个个遗憾不已。
田地里,老刘在李长贵家的地里锄草,旁边的田里,有村民低声道:
“唉,这么好的机会就没了。”
“是啊,现在找工作可不容易,尤其是不用出远门去外地。唉,这多好的机会啊。”
“关键是不仅能赚钱,还能吃到好吃的菜,如珠那女娃做的菜可香哩!”
“就是,李丽、林有旺还有红玲那孩子,可真是撞了大运了。”
这俩村民唉声叹气,活像是错失了一百万。
老刘出声,“如珠手艺这么好,以后来吃饭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饭馆会越做越大,以后肯定还是要招员工的,你们就再等等呗。”
听到老刘的话,俩村民眸光一亮,“也是,饭馆里就那么几个人,以后肯定还是不够用的,咱再等等!”
“对,再等等,说不定下次咱就应聘上了!”
俩村民又活过来似的,浑身充满了干劲,继续锄地。
老刘笑着瞥瞥他们俩,他扛起锄头家去,天色不早,该回去吃晚饭了。
彼时,清河镇,一处高级公寓里,郑母来到玩具屋,“小宇,吃饭了。”
餐厅里,厨房阿姨正在摆放碗筷。
桌面上放着炒白菜,烧干丝,凉拌黄瓜和豌豆箜饭。
桌上一个肉菜也没有,小宇撅起嘴巴,“要吃肉肉!”
郑母把一碗热腾腾的豌豆箜饭递给小宇,“先吃点这些素菜,肉在锅里呢。”
小宇哼了几声,最后还是伸出两只胖手把豌豆箜饭捧过来。
这几天,郑父郑母常带小宇去如珠饭馆吃饭。小宇喜欢吃如珠饭馆的豌豆箜饭以及拍黄瓜等等菜,所以对豌豆黄瓜等等蔬菜的接受程度比从前好了许多。
至少现在让他吃这些蔬菜,他能吃上一两口,不像之前那样抗拒厌恶。大抵是因为爱吃如珠饭馆的那些菜,所以对这些蔬菜有了些许滤镜吧。这是好事。只要他肯吃,不吃蔬菜的挑食毛病以后总会慢慢变好。
对于此,郑母郑父欣慰不已。
小宇双手捧着豌豆箜饭,吃了两口,瘪瘪嘴,“要吃肉!”
郑母给他夹黄瓜,“再吃点黄瓜,等会儿吃肉。”
小宇咔嚓咔嚓把黄瓜吃完。
晚霞照到桌边上,染红了桌角,郑母抬首,望向窗外的红霞。红霞晚若一颗颗喜庆的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天边,散发着喜庆的光芒。
郑母远望着天边红霞,微微莞尔。
周六。
袁如珠和幺姨幺姨爹他们一起去镇上买手机。因为之前买过空调,所以空调直接打一个电话就订好了,这两天就能装上。手机得亲自去镇上挑选。
对于手机牌子,吴桂芳李长贵没什么概念,他们不在意什么牌子,能用就行。
袁如珠挑挑选选许久,最后决定买华为。
吴桂芳说:“这里不是有一千多块钱的,我就买一千多块钱的就行了,不用买两千多的。”
李长贵也点头。
袁如珠:“买稍微好点的能用的久一点,之后我们再买更好的。”
最后一人买了一个接近三千的华为手机,还给小秋和小夏一人买了一个儿童手表。
在商业街逛街时,看到有小吃摊上卖烤猪皮的,小夏瞅瞅猪皮,说:“姐姐,我还想吃泡椒猪皮,中午我们回去还吃泡椒猪皮。”
“这几天天天吃泡椒猪皮,还没吃腻呀。”
“没有。”
袁如珠沉吟,“先不做泡椒猪皮吃吧,做……”她想了想,“黄金鱼鳞猪皮。”
吴桂芳问:“黄金鱼鳞猪皮?”
“嗯,傣味黄金鱼鳞猪皮,云南那边的特色美食,挺好吃的。”
傣味黄金鱼鳞猪皮,即把后猪皮切成鱼鳞状炸制,然后蘸料吃的一道菜。
傣味黄金鱼鳞猪皮的蘸料需要傣族特有的腌菜膏,腌菜膏,萝卜叶或者是青菜叶腌制到糯米汤里,腌制2到4周,腌制出的汁水熬成膏,便是腌菜膏。
这种独具风味的腌菜膏是云南人刻进DNA里的美味,是傣味特色之一。
“我们先去商店里买一盒腌腌菜膏。”如果现在想吃黄金鱼鳞猪皮的话,现做腌菜膏时间来不及,只能去买成品。
买了腌菜膏,又逛了一会儿街,一家人返回清河村。
抵达清河村,途径自家田地时,李长贵发现老刘在田里锄草,李长贵喊了他一声,“老刘。”
老刘回过身,“你们这是去镇上了?”
“对,”李长贵递给他一瓶可乐,扫视了一番田地,“草锄得挺干净。”
“可不得给你锄干净吗。”老刘笑呵呵地喝了一口冰可乐,嘶了一声,“凉快!”
“太阳这么大,你先歇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