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娘并不着急回家,下车后,便跟去了邓家。倒要看看邓媛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马三娘这会儿正好在院中乘凉。
俪娘接连数日跟着邓媛,俩小姑娘去城中做买卖。马三娘自是不放心,还是仓偈说了安排了人手盯着。马三娘这才强忍着没去城里看她们。
如今一听牛车的响动,她立马就知道俪娘她们回来了。刚想让刘妈妈做些俪娘爱吃的饭菜,再去给邓家送上一些。却不想外面窸窸窣窣一阵响动之后又没动静了。
马三娘到底没忍不住,又问仓偈:“俪娘是不打算回家吃饭了?”
仓偈放下手中的书,沉着脸说道:“那丫头如今性子都野了,也不爱着家了。是时候该让人过来教教她了。”
马三娘满脸心疼地说道:“俪娘从小就没了爹娘,在京城时没少在外受气。她才多大,跟着咱们一路风雨,吃尽了苦头,还险些死在土匪的刀下。好容易到了桃源村,认识了邓家小媛儿。俪娘才又开心起来。也有了真心想做的事情。她这才宽慰几日,怎么好又把她拘在家中?俪娘定是会哭闹的。”
仓偈却说道:“娘,我并非不让俪娘交朋友。隔壁媛儿,人虽然不够聪明,性格也是极好的。可她们这个年岁,总要学会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哪能让她们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虽说如今有人看着,可指不定什么时候便要吃大亏了。依我之见,不止俪娘,连媛儿也一并招来,一起跟马嬷嬷学习。俪娘有了陪伴,自然不会哭闹了。”
“这,能行吗?”马三娘到底还有些不忍。
“为何不成?马嬷嬷是宫里出来的,教导这年龄的女孩最是擅长。母亲跟隔壁邓家太太如今也算亲近。不如找机会同她说了此事。想必邓家太太也是极其愿意的。”仓偈说话间微垂下双眸。
马三娘向来猜不透养子的心思。只是仓偈到底非池中之物,家中之事多由他亲自拿主意。
马三娘又忍不住问道:“倘若俪娘赚了十两银,还要继续做买卖,那要如何是好?她前几日还说,如今她们的酸梅汤买卖红火的不得了。恨不得全书院的人都跑来喝呢?”
仓偈微微扬起唇角,轻笑道:“不可能赚到十两银,她们初时没经验,两文钱一碗酸梅汤,定价太低。短时间内,价钱涨不上去。这几日乌梅却一直在涨价。她们想要一月赚到十两银,简直异想天开。”
看着养子脸上的表情,马三娘心中暗道:那乌梅涨价,该不会跟他有关吧?
她和仓偈虽有母亲情分,可对仓偈背后所做之事,马三娘却一概不知。当日他们逃难来到桃源村,仓偈也曾与那些人失去联络。只是不知什么时候,那些人便又找过来了。
马三娘也知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辈子就别想安生。只是她还是希望养子和女儿可以和睦相处,女儿能够快活些。自然还是想为女儿分辨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