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问题不能逃避,必须迎难而上。
就像做数学题,再难的题也要去学着解出来,然后不停的刷同类型的题,才能从陌生畏惧到熟捻于心。
所以在心跳失控的几乎同一时间门,杭峰牙根就狠狠咬在了一起,同时一口等待了半天的冷空气气吸入肺腑。
疼痛和冰冷同时抵达身体,被神经捕获,传递到中枢。
于是,即便心脏还在不受控的乱跳,但大脑却先一步地冷静了下来。
同时,有些模糊的双眼,重新变得清晰。
看着时而白色的冰面,时而耀眼的灯光,还有那灯光背后的黑夜,杭峰终于在最后一刻,成功判断出了身体展开的时机。
毫不犹豫,松开雪板,身体展开。
唔!
稍微早了一点点。
展开后不是完全的垂直状态。
没关系,还有惯性。
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不能慌。
这一刻,杭峰身体里的所有肌肉纤维都在运作,拉扯绷紧积蓄,在那极为短暂的时间门,寻找到平衡点。
又或者说,这是一个核心力量的全面展现。
如果选手能够一步到位地完成动作,那最好不过。可要是在过程里出现失误,优秀的运动员靠核心力量也不是不能拯救。
杭峰就是在拯救自己有点偏斜的平衡感。
终于在极致地拉扯下,最后一刻成功找到了立足的点。
“嘭!”
巨大的滑雪单板与冰壁碰撞出声响,在雪谷里不断地回荡着。
这种碰撞的声音并不正常,只看前面杭峰的落地都格外轻盈,落地只有“唰”的声音,就知道其中的差距。
所以这一跳,杭峰还是有些问题的。
好在它到底是完成了。
或许有点勉强,或许有点难看,可是当他将向后抓板,且完成1620的周数,最后稳稳站在板上继续往前滑的时候,哪怕裁判们能够看出这个动作的问题,该给的完成分也要给。
完成分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分数。
U型池的满分是100分。
一共五次跳跃。
每一次的跳跃都会拿到最高20分的分数。
其中,完成分就占了一半以上,至少10分。
随后才是裁判根据实际情况,对难度进行的评分。
就比如第一跳杭峰完成的一周半,要是他敢安排在第四跳,裁判就敢只给他10分的完成分,剩下的10分技巧分一点都不给。
所以一周半,就只能放在第一跳。
在技巧分占据了5分的情况下,剩下的5分,裁判就会通过选手完成动作的高度,起落点,以及空中姿态的优美程度进行打分了。
说起来复杂。
但如果用杭峰这第四跳来做例子。
他拿到了10分的完成分,拿到了5分的难度分,裁判能够扣掉的只有“勉强”部分的分数,只能在最后的5分里扣。
而这五分,还要被高度、起落点和空中姿态分开。
所以杭峰的高度有问题吗?
没有!
杭峰的起落点有问题吗?
没有!
也就空中姿态。
前半部分都挺好,落地差了一点点而已。
那就扣个分?
分而已,杭峰拿得起。
他至少在比赛里完成了这个动作。
而且他展示的是这个动作吗?
不是!
是态度!
对裁判的尊敬,对赛场的尊敬!!
杭峰的选择确实没有错。
简太了解国际赛场那些老家伙们的想法了。
你不敢做和做了没完成,就是不一样。
这一次,在“Xgames”上曾经出现的一幕,再一次地出现在了查利总裁判的身上。
查利总裁判笑了。
比起那三名华国裁判,查利总裁判应该是这里,最了解杭峰的那一个人。
毕竟要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成为“种子”的潜力,他肯定会对那个人做出更深入的了解。
到目前为止,杭峰所有拿到他这里的履历,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向后抓板的动作。
杭峰在资格赛第一场的第一跳,确实也做了向后抓板的动作,可要是以为那点儿展示就能取巧,让他忽略杭峰的弱点,那就太小看他了。
能当总裁判的人,眼光何止毒辣。
当然,杭峰今天就算不做这个动作,选择其他更擅长的动作,拿到的分也不会偏差。
可是他做了,态度就不一样了,至少在查利总裁判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在四周半趋于“小完美”的选手。
这种才是真正的好印象,之后会对杭峰在国际赛场上,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查利总裁判回去述职的时候,也不会吝惜于告诉其他同事,杭峰的全面性。
所以很多U型池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打拼了四五年,四周半的难度也没少上,可是最后的分数都不算高,都是有原因的。
总是那些翻来覆去的动作,却不给裁判看他们最希望看见的动作,还以为自己遮挡的足够严实,当裁判老眼昏花吗?
杭峰做了对的选择。
当然在格局不够的人眼里,就不一样了。
没有进入决赛的选手也在看这场比赛,当场就评论道:“这一跳完成的很勉强,要被扣分了。”
继而,说着这句话的人,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就连来“一日游”的奥利,也在看见了杭峰这一跳后,为他狠狠地捏了一把汗。
杭峰怎么会在第四跳做这个动作呢?不是有其他更好的动作吗?难道是教练安排失误?还是杭峰真的失误了?会不会影响后面的得分啊?
格局不够的人,自然只看这一场比赛。
格局足够的人,看见的却是杭峰飞腾的未来。
“成了!”
在杭峰顺利落地后,关注这场比赛的范总和孙烈同时松了一口气,继而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范总是单纯觉得杭峰能够在自己最差的地方,成功完成,以后在裁判的眼里就是没有弱点的选手,对他未来的比赛影响深远。
孙烈却是有种被触动的感觉。
毕竟他在一个瓶颈上停留的太久了,久到开始自我质疑,在绝望中一点点退步,那种身处迷雾,左右都无人可以帮他一把的感觉。
太孤独,太难过。
孙烈非常清楚杭峰的弱点在哪里。
他本来以为杭峰不会去暴露自己的弱点,可他还是在这么重要的比赛里做了,虽然做的不那么从容,可这种精神对他的鼓舞真的很大。
世界上滑到30岁的老将还比比皆是,我才23岁,难道就要这么轻易的给杭峰让步了吗?
对得起那过去15年的付出吗?
对得起自己这“一哥”的名头吗?
五周而已,又不是没有做过。
能成功第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做的多了,哪怕摔也能摔出一个成功吧?
年轻的小孩儿都气势凶凶地追了过来,自己真的不能再裹足不前,畏畏缩缩了。
杭峰这一跳,不能说完全打破了孙烈的瓶颈,但也给了他去重新挑战的动力。
不管了!
就在这个赛场上拼一拼吧。
没准就单车变摩托呢?
范总完全不知道孙烈已经在悄悄摸摸地改动作了。
只能说杭峰的强势,真的挺刺激人的。
这边杭峰第四跳完成,略微的勉强,多少有点影响第五跳。
一是不在完美状态下的起落,增加的迈速不够,一个就是混乱的心跳影响整体状态,呼吸的节奏都乱了。
最后一次向上冲的时候,杭峰张开嘴快速呼吸了两口,冰冷的空气刺激的肺部都隐隐刺痛。
勉强将又有点上头的热血压下来,脑袋勉强保持清明。
没关系。
只要最后的速度够,自己完成一个难度最低的五周没问题。
注意起跳点。
注意发力程度。
就是这里。
跳!!
身体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地抛高。
杭峰把自己团紧,几乎是无脑的进行旋转。
最简单的抓板方式。
后手抓板尾。
双腿向后弯曲,腰部尽量不动,于是板尾向后翘起,几乎到碰到屁股的程度。
最简单的五周转体。
内刃转。
连偏轴都不是,就是横向转动。
这种方法是最小的周径,也是最简单的五周技巧。
没有变化。
转就完事了。
一二三四五。
非常快。
只要高度足够就能完成。
最关键,这最后一跳不需要再考虑为下一跳积蓄力量,所以在牺牲一点“落点分”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晚一点展开,落在U型池的深处,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唰——”
极为轻松的,杭峰完成了这次的五周,稳稳落在U型池冰壁的中间门部分,向下滑出。
直接滑出场地。
“啊啊啊啊——”
“啪啪啪啪——”
观众席传来热烈的掌声和尖叫声。
东道主的“天时地利人和”出现,观众们兴奋到脱下衣服舞动的热情,格外地振奋士气。
杭峰在冲出U型池后,没有第一时间门停下,而是控制着板头朝着观众席的方向滑去。
观众们的尖叫声更热情了。
是因为朝他们滑来的是杭峰。
也是因为那最后一跳,即便外行都能看懂,杭峰这是做了一个五周的难度。
还不要说今天来到这里的观众都是U型池爱好者,能够看出杭峰的这场比赛难度有多高。
哇咔咔!
出场一周半,第三、四跳全都是四周半1620,最后再来一个1800,这难度是我们洲际杯配有的吗?
一个亚洲的洲际杯,可以看见这种只在世界杯,才能看见的极品展示,牛不牛!就问你我们杭峰牛不牛!!
观众们兴奋到手舞足蹈,简直就是在庆祝这场比赛冠军的诞生。
一开场即**。
爽爆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