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的地位也从最初“棉花大人”赏赐“钢哨”带来的“威势”,实打实地变成对他们家整体经济实力的臣服。
没瞧见么,没病指挥谁去看一眼鸭子,谁就得去,哪怕是比他高出一头的大孩子。
孩子们每天也就两顿饭,下午这顿,出来放鸭子之前就吃过,所以这会儿肚子早就空了。
不过,家家都这样,每天吃稀饭,一天两顿能吃上,就算没断顿,就值得说一声这家人会过日子。
楚清看了看没病,所有孩子中,好像就他腮帮子上有点肉肉,比上个月看着气色要好。
这原因也简单,没病的娘是个疼孩子的,即便是一天两顿饭,也都让孩子吃干的,自己随便对付一口。
不过在两个孩子的坚持下,一家三口每天都要蒸两个鸡蛋的蛋羹,三个人分吃,用以增加营养。
他们家是军户区各村中,把鸡生蛋、蛋生鸡这个循环经营的最好的人家。
楚清回身又看了看在河泡子里争夺水草和小鱼虾的鸭子群,规模不小,河泡子看着不太够用的样子。
不过鸭子们也都聪明,不愿意跟大家争抢的,就在岸上,用大脚板压倒青草,里面的蝗虫扑腾起来,正方便它们一口一个地吃。
从虫卵吃到成虫,这几个月鸭子们真是营养比人好,个个膘肥体壮,楚清远远地看着,仿佛看到了行走的烤鸭。
白天看过没灾放牧的鸡群,那些鸡也是,胖乎乎的,叫声响亮。脖子一伸一缩,嘴上就多只蝗虫。
“现在的蝗虫都硬,”没病说道:“鸭子更喜欢吃蝗蝻,那个嫩,跳的也不高。大人,您说,这么多鸭子天天吃,为啥还有这么多蝗虫?”
“唉,这可能是人们最不盼望‘多子多福’的物种吧!”楚清含糊地答道。
远处有嘈杂声传来,几个人结伴小跑过来,身后还跟着楚清木料场的工人。
孩子们也看到了,赶紧站起来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