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本土土著视之为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并且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富贵险中求”。
可对于楚清来说。却是“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把自己和孩子的安危系在一个喜怒无常的人身上,谁能放心谁放心,反正楚清不放心。
黄老三最后对楚清的行为做出的结论是:妇人短视。
老黄忠虽关怀楚清,也想尽力庇护她,却也猜不透她的真正想法。
而黄忠所准备做的庇护,赶不及巡按御史写奏折的速度。
中午的事情一发生,巡按御史被楚清抓了话把儿,自然第一时间就把此事写成奏折。
不然,等皇帝从其他渠道得知此事,巡按御史岂不是百口莫辩?怎地,连朕的女儿你也敢编排?
甭管是不是恶人,先告状,总是抓住先机。
“富贵险中求吧,”巡按御史边写奏折边自语:“与楚清沾边的果真没好事,但愿皇上看了奏折,去疑心楚清图谋甚大,想要公主给自己当儿媳妇吧。”
敢于富贵险中求的,基本都是有能耐且有底气的人,比方说大宣四皇子,比方说郑春秋。
一个,有足够的底气,身处皇家、爹是皇帝;一个,有足够的能耐,曾经也是浮白载笔的文人士子,并一举考中进士。
可惜如今,只能哀叹人生悲苦,俯仰皆无奈。
又死人了。
这次掉下悬崖一个五人小队,无一生还,当然,他们背运的玉石也捡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