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这个概念从来都没想过,为什么分开?怎么可能分开?
身边的朋友们分分合合,娱乐圈里离婚的更是多,但方绍一和原野从来都是一个整体。最初没人相信他俩能过长,后来身边亲近的朋友就没人怀疑过他们俩的感情。他们肯定是要长长久久的,谁离了他俩也不会离。
但俩人之间也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表面上是从那次剧组的事儿开始,从那之后开始有了偏差,两个人怎么用力也没能把相处掰回跟原来一样。明明都说开了,也明明心里没再记挂那次的事儿,但不管怎么就是没能回到之前的状态。
原野说要找找自我,可“自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又该上哪儿找。结婚的这十年早就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以方绍一的时间去定计划,任何事情都要站在方绍一那边先考虑,这些年也没觉得这样不对。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时候原野都不记得自己是“原野”了,他第一个身份是方绍一的爱人,其次才是他自己。很多想法很多话,从脱口而出到考虑能不能说,该不该说,到最后干脆就都不说。
他心里脑子里的东西都注进了笔里,写的东西越来越尖锐现实,但又不像从前那么直来直往,像刀一样指哪打哪,反而总隔着一层。以前他的东西是扎在土里的,有人说他是山野灵气集成的浪漫。后来他浪漫的气息就越来越弱了。这可能跟年龄有关的,三十过了,人的每个阶段思想也都是不同的吧。
但这种变化到底是不是对的,以及他们俩长久以来的相处方式是不是健康的,当两个人拆分成两个个体,不再捆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思考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
冯雷子隔三差五要给原野打个电话,电影圈里编剧缺得紧,熟手编剧从来都不够用,底层编剧又泛滥,断层断得畸形了。原野就是一块摆在那里滋滋冒油的肉,文学策划们盯他盯得很紧。冯雷子靠着和原野的私交,总想把他挖到自己的项目里。
“野弟,救个急。”冯雷子又在电话里念叨,“我老板让我给找个人,他说的那些要求,我一听,操那不是我野弟吗?”
原野笑着骂他,然后说:“你老板的故事我写不了,他太能磨。”
“不磨怎么出好东西?”冯雷子有点着急,低声喊着说,“《炉火》啊弟弟,我们从三个导演手里抢的版权,故事在这儿呢,这肯定拿奖。”
“那你自己不写?”原野“嗤”地笑了一声,戳穿他那点心思,“故事越好后面拿不着奖越得编剧背锅。”
“我写不来啊!”冯雷子开始耍赖,“野弟,野哥,野叔!你帮我个忙行不行,你帮不帮,我再找不着人我看我也不用混了。”
冯雷子老板是林峰,文艺片导演,国外拿奖拿过无数了,国内就冷冷清清,也不怎么卖座。但人志不在此,追求的是故事,也用不着太在意国内市场。原野如果接了这个活,就等于绑在这个故事上了,林峰出了名的磨人,他干脆走不了,少说一年半年,多了说三年两年也有。
原野第一反应就是不接,磨不起。尤其方绍一后面有一部要去英国拍的戏,出国的戏原野还没让他自己出去过。
原野后来还是给推了,接了冯雷子手里另外一个项目,一个推理类的商业电影,不那么磨人,时间上也宽松很多。
之后那段时间方绍一人在欧洲,原野没跟着,只在最开始陪了一周,然后就回来了。
隔着时差,隔着各自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俩人有时候好几天都通不上一次电话。通上话的时候说说各自的事儿,聊几分钟的天,依然是亲密的。原野有空的时候会飞过去探班,待几天再回来,有点折腾,时间也填得很满,但是为了看看方绍一也觉得挺值。
可这依然没能让两个人的关系回到之前的状态,总像是缺了点什么。
中间方绍一发给原野一档综艺的策划书,问他想不想去。原野看了两天,这种东西他们俩从来都是不参加的,原野讨厌这些,方绍一也不喜欢。但这次方绍一发给他了,是档恋爱旅行节目,要去几个地方,借着节目谈几次恋爱。
莫名其妙的,两个人就都签了。
双方刻意表现出的自然和伪饰出的和谐说到底只是虚假繁荣,一点小事就足以打破这种默契的平静。
方绍一的戏中间因为其他演员的关系,有大概十天的断档。原野有两个会要参加,之后他如果没意外状况的话会飞过去几天,这是之前他们就定好的。在这之前他们有快两个月的时间没见过了,说不惦记是不可能的。
原野给方绍一发消息:等我啊宝贝儿,去看你。
方绍一没回这条,原野发完就收起手机,换了衣服出去和人吃了个饭,饭桌上要商量点事,一顿饭吃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他也是刚回来,先前一直在另外一个城市了,没注意好温差,衣服穿少了。
原野回到家一开门就感觉出不对,他看见方绍一的鞋了,原野立刻抬头去看,一眼就看到沙发上搭着的外套。
原野眼里瞬间就有了笑意,爱人给的小惊喜,这很受用。
但是随后他就皱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