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乐呵呵道:“只是买了肉,其他的都是我们自家的,还有村里人的。您修渡口给我们带来多少方便?大家都敬您,一个个都送了不少菜来。”
杨县令惊讶片刻,随后笑了:“那也该给钱的。”
看得出来,他是真高兴。
杨元鼎撞了下张司九,笑着吐槽老爹:“我爹最喜欢装样子了,明明高兴得要死,偏偏还要云淡风轻假装不在意。”
他声音压得低,只有张司九听见,张司九忍不住掐了他一把:“我觉得你爹挺可爱的。人也好。就是好面子点而已,没啥。”
人多,家里桌椅板凳都不够,徐氏单独在院子里也弄了两桌出来,桌子都是借来的,碗筷也是借的。
而且张司九还认出了几个帮忙做饭的婶子,都是平时跟徐氏关系好的。
也不仅是关系好的,里正的儿媳妇也来帮忙了。
菜做得不多,五个菜,一个汤。
凉拌黄瓜片,清炒木耳莴笋肉片,红烧鱼,豆角烧肉块,还有一个卤菜大拼盘。汤是肉丸子冬瓜木耳汤。
杨县令有些惊讶:“这个时节,还有木耳?”
徐氏一听这个问题,顿时就得意起来了:“只有我们家有,而且是新鲜木耳。我们家九娘闹着玩,夏天时候搬回来一根朽桑木,那木头上就长木耳,只要天天浇浇水,它就长!”
反正不管杨县令怎么青筋直跳,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播种机的确是出了他的意料之外,而且还很好用。
一个上午,张小山也没闲着,不仅几块地都弄完了,而且小麦,大麦,菜籽都试过了。
甚至,他还试了试豌豆——是的,家里有小片的地,冬天都是要种成豌豆的。
豌豆可以吃豌豆嫩尖,还可以吃豌豆的嫩豆荚,嫩豆米,最后还可以收一波老豌豆。
也是很经济实惠,不需要怎么打理的好东西。
徐氏中间就回去做饭了。
到了中午,已经张罗出了一桌子的菜来,请杨县令过去吃。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家常便饭,杨县令和各位千万不要嫌弃。”
张小山也跟着摸头笑说:“是啊是啊,来都来了,不如在我家吃饭。这样下午咱们还可以继续试试别的地,我都找到人商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