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齐声应了,闹着让张小山记得打个好点的酒,别要那掺水的。
张小山乐呵呵应了,送大家出门,回来后就跟徐氏她们几个感叹:“要不还是说,远亲不如紧邻呢!咱们村里的人,还是仗义。”
徐氏也没啥说的,点点头,“到时候买好酒。”
她虽然憎恨毁坏青苗的人,但对于这些热心的邻居们,也实在是心里温暖。
甚至徐氏转头还跟张司九和小松小柏他们说道:“你们都记得今天来的人,以后他们这些人家有什么事儿,就算我们长一辈的人不在了,你们也要去帮忙。”
这都是情义。
张司九他们几个都应了。
不过,看这个意思,张司九觉得进城的事情,十有bā • jiǔ是没戏了。
有了这个事情,徐氏和张小山估计也会觉得舍不得这里。
晚饭时候,果然张小山又提起了这个事情:“买房的事情再想想吧。咱们村里的人,也不都是坏的。就算进了城,也不见得邻居都是好的。过日子嘛,总有磕碰的时候。”
他这分明是想开了。
杨氏露出笑容:“对喽!就是这个话!难道搬进城里,就没有个糟心事了!”
不过,徐氏却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放下筷子,看了家里其他人一眼,然后轻声开了口:“我倒是觉得,城里的房子还是要买的。倒是家里修房子的事情,咱们可以缓一缓。”
一家人齐刷刷看向了徐氏,不明白她为什么忽然这样说。
张司九猜到徐氏为什么会觉得房子要买,但多少有点意外徐氏竟然能想得这么开。
毕竟,家里现在也没多少钱,估计要真买了房子,一下就又得回到解放前。
徐氏拢了拢耳边的鬓发;“要买,咱们就买个靠街的,后头住人,前头可以开个小铺子。这样,不仅有个刮风下雨的不方便来回跑可以住下,而且开了铺子,也能多赚点钱。最主要的是,这样不管小松还是小柏,将来如果谁娶了媳妇想住到城里去,就可以分过去。也算是有个营生。”
留在村里的,就种地。
去城里的,虽然没分到土地,但好歹有个铺子,不管租出去,还是自己做点小买卖,都能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