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四书五经,满口仁义道德,有什么用?
能造出火车吗?
能造出轮船吗?
若不是顾及面子,他早就动身了,奈何故友孙长河盛情相邀,又看到东林学院聚集了数百名学子,倒不失为一个结交人脉的机会,这才耽搁了一些时日。
——
礼部衙门,张益正在办公,有人前来通报,鸿胪寺卿杨善求见。
“快请!”
张益赶忙放下手中的公文,亲自起身相迎。
若论官职,鸿胪寺卿官职自然没法和礼部尚书相比,可是,杨善乃是永乐元年的老臣,如今已经七十二岁了,比张益整整大了一代,今日亲自来到礼部,不知是出了什么事。
“张部堂,老夫有礼!”
“杨寺卿,何事需要您亲自跑一趟?”
张益将杨善让到座位上,又命人沏来茶水。
杨善道了声谢,然后说道:“张部堂,可知最近有倭使来京?”
张益点点头,道:“倭国关白一条兼良,听说了。”
“这个人……很麻烦啊!”
“莫非是倭使不懂规矩,惹出什么乱子?”
“那倒没有,只是……”
杨善叹了口气,说道:“只是这关白喜欢到处向人讨教和学习,说话有些狂妄。”
“他说了什么?”
“说我大明皇帝陛下不读圣人典学,反而去搞那些个奇技淫巧,还说什么只知小节,不通大略……总之,都不是什么好话。”
张益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便问道:“此人平日里和谁交谈?”
“都是江苏那边过来的学子……对了,有个叫孙长河的,在当地素有大儒之名,此人还恢复了宋朝的东林书院,全国很多学子都去书院听他讲学。”
“东林书院,孙长河?”
张益顿时皱起眉头,他可是亲身经历过那场zhèng • biàn,非常清楚皇上对待传统士族的态度。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要么跟我干,要么死!
最近这段时间,东林书院闹的沸沸扬扬,大有对抗朝廷的趋势,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皇上没有动他们,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
否则,他们纵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想想三杨搞zhèng • biàn的时候,暗中勾结了多少人,涉及到多少官员,还有整个江南士族的支撑,最后如何?
他非常确信,如果东林书院真的搞事情,只需一个晚上就会灰飞烟灭。
“这些人来京师了?”
杨善点头道:“来了,而且还不少呢!”
张益又问道:“何时到的?”
杨善想了想,回道:“就在倭国关白抵达京师之后,现在火车很方便,从无锡过来,不过一个昼夜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