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哪几个名字需要删了?”皇帝问。
严首辅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一直一言不发的宋建鸣道:“老臣觉得,宋大人不合适,需要删去。”
“这是为何?宋爱卿难道不配做主考?”皇帝自己就属意由宋大人出民生时政题,宋建鸣在岭南十几载,所作出来的成绩总是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民生时政题由他出,再合适不过了,即使做不了主考官,做个副主考也是极好的。
严首辅笑笑拱手道:“非是宋大人不配,而是这届会考,宋大人的嫡长子和嫡次子都参加了。”
宋建鸣起身对皇帝实话实说:“微臣家中长子四年前中了举,次子乃是去年中举,二小子都还不成器,乡试成绩并不太好,今年不过想姑且先试上一试。“
“是么!”皇帝望着宋建鸣,似笑非笑:“宋爱卿不必谦虚,我朝能以弱冠之年便中举的本来就没有几人,宋爱卿这番谦辞莫不是想要在诸位爱卿跟前炫耀不成?”
皇帝说着,内阁中几位老大人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只不过这笑声中多少带着些嫉妒,宋建鸣自己曾是年少的探花郎也就算了,儿子们一个个的也都这么出息,怎能不让人眼红?
宋大人朝各位同僚拱拱手,像是在讨饶。
皇帝可惜地叹了一口气,罢了,既然人家家里两个儿子都要参加考试,他这个当爹的做主考官的确是不太合适。
皇帝在内阁又呆了小半个时辰,将最后的主考官人选名单确定下来,究竟两位主考官和十二位同考官都是谁,要待到会试当天才会由皇帝亲自敲定,考题也是由皇帝选出的主考官当天拟定,这样就可以杜绝考题提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