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表现就是长在小麦叶片和麦秆上的一种金黄色的毛茸茸的病菌,看起来像是铁锈。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
小麦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
和西亭县的莲藕褐纹病一样,小麦锈病也是病菌性传染病的一种。
同样的,只要一旦一株小麦发现有锈病病菌,就会很快传染给相邻的小麦。而且,和褐纹病一样,小麦锈病病菌同样难以被彻底消灭,一旦农药施洒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汉中省平原地貌居多,又是华夏传统的小麦种植区。陈诚记得再新闻里看过,这个地区的小麦都是大面积种植的。
所以一旦广泛传染,后果不堪设想。
更很重要的是,小麦锈病不仅传染快,它的致病后果同样很严重。
小麦一旦感染,锈病将对其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减低产量是大概率事件。
一般来说,出现最为频繁的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
读完这些资料,陈诚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汉中省的农民们这次处理的不好,事态或许会很严峻。
过了一会儿,丁涛在外面敲门,陈诚走了出去。
“它们的化学元素都分析出来了。”丁涛递给陈诚一份刚打印出来的化学元素图谱。
“辛苦了,兄弟。”陈诚拍了拍丁涛的肩膀,返回了自己的实验室。
陈诚先翻开关于三家厂家的三唑酮农药的化学式分析。
三唑酮农药起作用的主要物质就是三唑酮,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3o2。
它常用作农作物种植上的一种杀菌剂,对小麦的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穗病、玉米圆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唑酮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然后通过营养物质进入病菌的体内。
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
因为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所以三唑酮能有效杀灭菌丝,但对孢子的效果就弱了很多。
因此,一般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用三唑酮与其他杀菌剂等混合使用。
在仔细分析了科伟集团、思普集团和华农集团的三唑酮的化学元素含量后,陈诚并没有发现三者有明显的差异。
“看来只能用系统来分析了。”
说完,陈诚调出系统,把三种三唑酮扫描了进去。
“模拟这三者在小麦体内的吸收,分解和运转过程。”
陈诚决定先从这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分析它们的差异。
系统投影出了三株小麦的3d虚拟图像,然后把三份三唑酮施加了上去。
由于系统在小麦上做了特殊标记,陈诚能肉眼看见它们被吸收进小麦的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