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聊的正欢,车间主任差人把孙超华叫去,给他安排了一名培训师傅,让他跟着学习,十分操作。
师傅是个比孙超华还小至少十岁的年轻人,在车间负责现场管理,对孙超华的要求很严格,从缝纫机的使用,到坯布接头的缝合,都很认真的教他。
三个月,他还认真的对孙超华做了考核,“孙师傅,你的缝纫操作还是不能达到要求,以后要多加练习,这个对你不是很重要,你将来肯定要回到办公室,所以我就不要求你再练习了。”
“好,谢谢师傅理解,”孙超华当面致谢。
实习结束了,车间主任问小孙希望呆在哪里?孙超华说服从分配,车间主任笑了,“好,我就希望你这样的态度,”说着,他用右手放在后脑勺,挠了半天,“怎么染整车间,修补工序女工较多,手工作业,你如果不反对,我希望你去那里,给他们帮点帮如何?”
“可以,”孙超华很痛快的答应。
到了修补工序,孙超华暗自发誓,一定要做点引人瞩目的事,以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不能就窝在这里”成了他强烈的愿望和期盼。
有了三个月车间工序的实践,他对修补工序的作业效率做了仔细考察、分析,前后工序的作业特点的了解,在帮助工序段长实地解决问题,取得效果的基础之上,把他们好的做法,加以总结,写了一篇《关于提高修补工序作业效率方法探讨》文章,发表在中国纺织企业管理杂志上,在厂里引起了不小轰动。
初露锋芒,暴露个人特长,引起相关部门领导注意,经营计划科刘科长力排众议,说服“老佛爷”要把他调到自己科里担任总调度。
“老佛爷”开始不太同意,刘科长拿出孙超华发表的论文,“李总工,如果您有时间,可以到车间了解一下,孙超华一个非毛纺专业科班生,原来在那个单位就工作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分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能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来到我们工厂半年,就帮助工序解决了修补工序的产量后工序的衔接难题,足以说明他的适应能力。”
“老佛爷”看了看刘科长拿的东西,大概浏览了一下,“既然你认为这个人不错,我就不做了结了,按你的意见办吧,因为在我的眼里,你刘科长是一个做事相当谨慎的人,如果是别人,我还真信不过。”
“谢谢,李总工支持经营计划科的工作,”刘科长趁着她高兴之际,立马和染整车间主任协调,到劳资科给孙超华办理了调动手续。
孙超华调到经营计划科不到半年,工厂人事发生“地震”性变化,金厂长被调离,其对立面,原来负责经营系统工作的刘副厂长,荣升至厂长,“老佛爷”职务未变,但从属于新派来的谢副厂长,“万金油”的王领导还是稳坐了工会一把手的交椅。
谢副厂长是老纺织学院的高材生,上任之后,了解到车间还储存着好几位无所事事的学生,觉得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就召集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合理安排。
小魏被调到工厂技术科,担任制造工艺技术员,回到了用武之地。
小杜被调到条染车间,任工艺员,也算有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工作场所。
沈国江是纺纱车间工艺技术员,由于工作没有多少交集,孙超华和他平时只有见面时只是打个照面,与他的认识,纯属小孩自己戏耍打架才有了进一步接触,说起来还挺有趣的。
小沈的孩子与孙超华的孩子聪聪戏耍打闹时,不小心把小孙的孩子的脸,抓了一道长痕,小孙妻子让小沈妻子给个说法。
小沈妻子不但不给道歉,反而还说小孩之间的事,大人管不着,惹得小孙妻子不高兴,回家就生闷气。
“孩子之间戏耍,哪有轻重,以后小心就是了。”
“那他家长也应该有个态度吧,至少表示一下歉意吧!”
“都在一个厂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不一定要把关系搞僵吧。”孙超华劝说妻子,有人敲门。
进来的正是小沈,只见他拿了几张伤口贴,进门就为孩子的事道歉赔礼,搞得小孙夫妻感到不好意思。
“给孩子带来了几张伤口贴,希望能有点帮助”小沈说完就走了。
“小沈跟媳妇就是不一样?”孙超华妻子李娟,对这夫妻的截然不同做法,感到匪夷所思。
“看来这小沈人还不错,值得打交道。”孙超华对小沈由此产生了好感。
经过了解,小沈也是纺织学校毕业的,就是因为人老实、厚道,才没有进入老佛爷的核心圈子,入厂五年多了,还不如比晚辈混的好,其妻子对小沈混的不如别人,一直对小沈冷嘲热讽,夫妻之间的差异就特别明显,一个为人厚道,一个唯利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