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多,陈凌卖完野猪肉,带着王素素三个去集上置办年货的时候。
卖酱油的老汉还在沿街串巷的吆喝着。
听着渐行渐远的苍老吆喝声,陈凌哼着小曲儿,带着三个女人在集市上走走停停,牛车上的东西也多了一样又一样。
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
但实际上,到腊月二十以后,年味才会一天天的浓郁起来。
到了腊月二十的这一天。
大早上村里就都热闹哄哄的,炒瓜子,炒花生,崩爆米花,果然是年味越发浓郁。
这天,陈凌家里起的却不早,九点才起床吃饭。
也没做啥正经早饭。
王素素只是把家里的核桃仁混着白芝麻用擀面杖擀碎,入锅炒熟,然后再和面烙饼,烙了几张核桃饼。
小两口吃着香喷喷的核桃饼,喝着热羊奶,就守在桌前拿着纸笔算了笔账。
到年底了,年货置办上了,其他的也没啥要花销的。
今年的收入和花销也该粗略的算一遍了,怎么也得大致做到心里有数。
这在小媳妇看来很重要。
陈凌没啥意见,就陪着她算。
算完账后,王素素还挺满足的。
因为建农庄的花费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多。
而半年来家里鸡鸭蛋卖的钱,却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农庄建完后,多养点鸡鸭,是不是就能再翻上几番哩?”
小媳妇咬着圆珠笔杆,陷入了幻想中。
陈凌也在沉思。
看着账单上的数字,轻轻皱眉。
心想:“明年还是不养兔子了,吃的多拉的多,还卖不上多少钱。”
卖钱最少的就是兔子和鹌鹑了。
鹌鹑还情有可原,毕竟数量少。
另外陈凌养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为了鹌鹑蛋。
所以鹌鹑可以留下,兔子还是算了。
“对了,过两天韩闯结婚我还得过去一趟,份子钱你去掉没?”
“去掉啦,我记着呢。”
王素素笑笑,把账本合上收拾好,放进抽屉里,而后道:“我去给文莉把猪毛和猪鬃送过去,回来咱们就缚笤帚。”
“行,我去把东西收拾收拾。”
陈凌点点头,去柴房把昨天玉强媳妇送来的两捆高粱穗拿出来。
年关将至,作为清扫工具的笤帚也要换一茬新的。
过些天打扫家里用的到。
他们这里呢,把这扎笤帚叫做缚笤帚。
缚笤帚的时候,用的大多数是高粱穗,秋天的割回来的高粱穗子把上面的壳刮下来,用水泡好,缚的笤帚才结实耐用。
当然了,芦苇也能做,就是不如高粱的耐用,和芦苇织的凉席是一样的,一扯就坏。
他家的高粱穗、笤帚糜子是玉强媳妇送来的,要换点野猪鬃和猪毛使。
就给了这么一堆。
王素素把猪鬃给送过去,回来还拿了两个缚笤帚用的捆扎器。
捆扎器土话叫“蹬子”。
说白了就是在腰上绑的宽皮带,前面栓一横木,横木上缠一段牛筋细绳,细绳长到脚,脚部有一“T”字拐。
麻绳把高粱杆子、笤帚糜绑起来后,两脚踩着横木,在笤帚杆子上缠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缠完一小段就打个结,最后再在关键处捆上两道铁丝,这样绑的非常结实。
印象中笤帚把儿很少坏掉,甚至下面毛儿都磨光了,把儿还是好的,甚至还能拿来教训不听话的熊娃子,就是这个原因了。
“家里麻绳够吧?”
“当然够了,咱家农庄开建前,麻绳、铁丝只要用得到我啥都备的齐齐整整的,缚几个笤帚肯定用不完。”
陈凌说着,便把两团麻绳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