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遇清告诉女儿:“Brandon以前很有精力,可以跟宁宁跑很多地方。但它现在年纪大了,需要休息。”
“可是天还没黑。”宁宁依依不舍。
“它身体不太好,需要比我们更长的时间休息。”
“哦……”宁宁鼓着腮帮子应了一声,接着她趴到地上,亲了下Brandon的耳朵,含糊不清地说:“好好养病哦,我们下回再来看你。”
看着Brandon被带去休息,祝遇清蹲下,帮女儿系好鞋带。
女儿也贴心,替他牵着领带,忽然又好奇:“爸爸,你和妈妈以后也会老吗?”
系好鞋带,祝遇清起身牵住她:“爸爸和妈妈没那么快老,但我们宁宁,马上就要长大了。”
小丫头当时似懂非懂,直到岁后,她被送去幼儿园。
对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挑战。
入园那天宁宁哭得咳嗽不停,梳好的头发全抓乱,书包也扔到地上不肯背。
然而一向好说话,从来对女儿百依百顺的祝遇清,在这件事上却非常坚定。
幼儿园头天回来,宁宁哭得撕心裂肺,拱在父亲怀里哽咽:“爸爸不喜欢我了……”
祝遇清温柔地抱着女儿,态度却很冷静:“爸爸永远喜欢宁宁,但是宁宁长大了,要开始做自己的事。”
“我不要做自己的事……我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小姑娘悲伤得不行,哭得抽抽噎噎。
祝遇清和声和气地开导女儿,晚嘉在旁边有些难受,害怕自己的情绪感染女儿,跟丈夫打过招呼后,去厨房帮着做晚饭了。
晚饭做完,宁宁已经趴在父亲怀里睡着。
父女两个坐在沙发,祝遇清也闭着眼,但手里还在轻轻拍着女儿的背,一下下的。
晚嘉走过去,听到动静他睁开眼,竖起手指嘘了一声,确认女儿睡得熟,抱起来放到房间里去了。
那餐饭,晚嘉也没吃下多少。
吃完饭后,她进女儿房间看了好久。
宁宁辫子拆下来了,一头细软的发压在脑袋下,两条淡淡的眉毛弧度还有点拧巴,也不知道是不是梦见白天的场景。
回到自己房间,晚嘉倒在枕头上,默默流了眼泪。
“还难受吗?”祝遇清揽住她。
晚嘉点点头:“肯定有的。”
今天看幼儿园监控,看女儿强忍着眼泪,看女儿端着碗排队吃饭,看女儿对新环境有恐惧,但是不安却不敢表现出来的模样,她实在心酸。
祝遇清起身给妻子拿纸巾,又徐徐地告诉她,要让女儿去幼儿园的原因。
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学习与同龄人交往,也需要面对更多的情感,包括分离与孤独。但同时,这也是孩子建立新的安全感,完成社会接触的重要一步。
这些晚嘉都清楚:“我没有说不让她去,我只是……”
“只是舍不得她,怕她吃不好,怕她受委屈。”祝遇清温声补充,手在妻子后背游移安抚:“女儿在长大,这是她的成长挑战,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所以难受是正常的,没关系。”
晚嘉拿开纸巾,吸了吸鼻子。
确实,亲密剥离,也是父母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后面日子,祝遇清仍然不心软,也不妥协。
其它孩子有上一天歇一周,或者上一周歇半个月的,在他这里只要不是身体原因,要求女儿天天都去,再大的情绪也不能打动他。
而除了入园的坚定,其它事他也做得很多,比如教女儿有问题要找老师,要多交朋友。
再比如宁宁从幼儿园下课回来,他会认真听女儿分享,引导女儿多表达,激发女儿的表达欲,而且很听细节,从来不敷衍。
到第二周,宁宁虽然认命,但嗓子还是哭哑了。
“爸爸妈妈……”临进园前,她可怜巴巴地抓着书包带子:“你们要来接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地上有小虫子都要来接我,我会很想很想很想你们的!”
晚嘉鼻腔一酸,及时调过了脸。
然而事实证明,行为习惯的养成确实非常重要。
不过半个月,宁宁有了变化。
中途晚嘉封闭式培训两天,回来后跟祝遇清一起去送女儿。
这回分开时,宁宁乖乖说拜拜,跟着老师走了进去。
大概是感受到父母的目光,走到一半时,她停下步子,扭头回看。
小姑娘懵懵懂懂的一张脸,但这次没有哭,只是手掌微微抬起,在腿旁边来回摆动,是在朝父母挥手道别。
想起女儿曾经哭个不停的画面,明明是为她克服分离焦虑而高兴的,但回到车里时,晚嘉把脸埋进手心。
“想哭就哭出来,不丢脸。”祝遇清把妻子搂进怀里,陪伴她的情绪涨潮,等她慢慢安定。
“没哭……”晚嘉很快否认,声音在手心里翻滚着,忍不住挠他手臂:“你为什么总这么淡定?”显得她好脆弱好感性。
祝遇清笑了下:“因为想要的都在身边,期待的,也都实现。”
晚嘉抬头,掉入那道松和的视线。
车辆驶行,晨光抚过车身,祝遇清眉眼生辉,一派温宁气。
他先是笑着刮她下巴,又找到她的手,一点点握住。
情话普通又真实,四目相触,那只手干燥又温暖,慢慢的,晚嘉翘起眼角。
能跟这个男人结合,跟他一起进入亲密关系,一起为人父母,是她的幸。
过去的早也过去,所有细节和走向不用推演。
转山转水,即使关山万重,她的心理闸口也总会为他打开,给他放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