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拯简单的在营地中巡视了一圈。
巡视到做饭的伙夫周大耳这里时,正好看见伙夫舍不得放盐,手上拿着装盐的袋子抖啊抖的。
张拯一脚踹到伙夫屁股上,让他可着劲儿的放。
食物没盐怎么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熟食,想要保存得更久,盐一定要多放。
哪怕偏咸一点都没事,就是不能味道淡了。
伙夫哭丧着脸,喏喏说道盐不够。
张拯怒了,盐不够买就是
要说两年前,陇右的盐道被突厥截断的日子,有钱也买不到盐,张拯还能理解。
如今西海的盐池都在大唐手里,要多少盐买不来。一点盐而已,至于吗。
然后又给了伙夫的屁股上一脚。
周大耳不敢说话了,反正这位张县男都说了,盐不够再买就是。
既然有人兜底,自己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咬着牙,一狠心将一整包盐都放进了炒粉里。
张拯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找伙夫要了一个碗,装起一碗炒好的粉朝自己都营帐走去。
回到营帐,李承乾已经在常言的侍候下,穿戴好了绣蟒纹具服,衮冕、三梁冠等象征太子身份的制服。
李承乾这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虽然这两天都是坐马车,但是眉间还是有一些疲态难掩。
只是如今既然进了张公瑾的大营,李承乾作为一国太子,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拜访一下,这位为国朝立下赫赫功勋的老将军。
没有什么其他的功利心,便是李世民知晓,也不会生出什么芥蒂。
说白了,如今的李承乾年岁太小,还没有结党营私广布党羽的资格。
再过个五六年,李承乾敢领着一干钦差队伍进入禁军大营,还要去拜访三军统帅。
不说御史必然参他一个勾结武将的罪名,而李世民心里也不会太爽,猜忌是必然的。
所以说,年纪小,自然有年纪小的好处。
说错话做错事,也可以用一句童言无忌,小孩子胡闹糊弄过去。
国公府跟来的大厨很快便整治好了几个精致的小菜。
张拯将菜装进食盒,让陈瑀去马车取一壶葡萄酿。
李承乾走在前面,张拯提着食盒跟酒走在后面。
张拯依靠刷脸通过重重关卡,一路走到了中军营寨。
然后在中军大营的辕门外被张公瑾的亲卫拦住了去路。
“来人止步。”
李承乾和张拯同时立住身形,张拯朝那拦住二人的亲卫做了一个鬼脸。
李承乾抱拳到:“还请通报大将军,孤李承乾携渭南县男张拯,前来拜会大将军。”
“原来是太子殿下,请稍等,末将这便进去通禀。”
那亲卫无视张拯的嬉皮笑脸,转身进了营帐。
倒不是说张公瑾托大,李承乾堂堂太子殿下进帅帐也要通禀,而是军营的规矩历来如此。
三军统帅最大,理论上便是陛下来了,不得通禀也不能入内。
历史记载,前汉文帝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叫周亚夫的将军,将前来犒赏三军的汉文帝拦在大营门前熬了一夜。
而天亮后,汉文帝进了细柳营,不仅没有责怪周亚夫,反而称赞周亚夫治军有方。
并且越发倚重周亚夫,周亚夫也没有辜负汉文帝的厚望,助文帝平定了七王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