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们骑马过来的就更方便了,主人下了马,就有后面跟着来的长随把马带走了,并不占用什么地方。
不是第一次上早朝的赵长明熟门熟路的骑着马来到地方,翻身下马,让跟着来的下属把马带走,就往武将们的那边走去,跟老领导打了一个招呼,就往队伍后面找过去,找了一个位置站进去,跟前面的同僚点了点头。
赵长明记得对方是在兵部任职,只是跟对方并不是太熟,满打满算这一次朝会才是他参加的第三次朝会,跟朝中的这些同僚们并不怎么熟悉,对方也不认识他,两人前头打了一个招呼,后面就没怎么说话了。
早上排队进宫上早朝的队伍也是泾渭分明的,武将们站一边,文官们站一边,文官那边还分成好几派,支持大皇子的官员们喜欢聚一起,太子党的站另一边,支持三皇子的又站在一处,中立的不站队,又抱成一团。
一早在宫门口这里,不同派别之间的文官们就开始打嘴仗了,谁也让不着谁,仿佛让对方口头上占他们半点便宜就跟吃了大亏似的,一定得把便宜要回来。读了数十年圣贤书,倒是让他们一个个的嘴皮子很利索,骂人都不带一个脏字,不知道的以为他们在文明交流,听得懂的就知道他们这些人恨不得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
相比起文官们喜欢站队,武将们这边就要和谐多了,一帮人都是大老粗,最上面的几位大佬都不站队,他们下面这些小虾米就更不支持谁了。至于是不是有人私底下站队他们就不知道了,最起码现在明面上看来,武将们这边是没有人站队的。
“咚咚咚”
城楼上的鼓声敲响,城门打开,底下前一刻还在斗嘴的文官们下一刻立刻的整理衣冠,找到自个的位置站好队,跟着前面的队伍入宫。
武将们这边也是如此。官职越高的站得越前,官职低的就站在后面。
不过相比起文官们的队伍,武将们这边的队伍要短许多,两边的队伍一同排着队进去。
能参加早朝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这队伍里面四品的官员就垫底了,正四品的骁骑将军就站在队伍的最末尾。不过比起文官们那边想要往前站,这帮武将们更喜欢站后头,这样上早朝打盹儿才没有人注意得到他们了。
上早朝的地方叫太和殿,殿门外有一个广场,他们进到这里还不能直接进入太和殿上早朝,还要先在这太和殿的门口接受御史官的检查,几个御史官的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记录,哪个官员要衣冠不整,有好心的就会提醒对方整理一下,也有那脾气不好的,直接就在本子上写上一个“衣冠不整”四个字。
一个御史官走到他的面前,看了他一眼,这一眼的眼神看起来就有那么一点……嗯,意味不明,赵长明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占着个子高用眼角瞥了一眼那个御史官手上拿着的本子,不过字太小了,他看不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臣见过太子殿下。”
“下官见过诚王殿下。”
“见过永王殿下。”
“……”
几位皇子殿下们也陆续的到来,底下的官员们很他们见礼,兄弟之间也相互的拱手问候。最起码几位皇子之间表面上兄友弟恭,并看不出来他们私底下那么多龌龊。
能参加早朝的都已是成年的皇子,年纪尚小的皇子还没有上早朝的资格,这也是为什么成年的皇子更容易拥有他们自己的势力和支持者,这还是因为他们能过早的参加早朝和接触政务有关。
太子陈泓泽名如其人,长得斯文俊秀,一身文气,是一个看似文弱和没什么脾气的人。而站在他身边兄弟们一个个都是大高个子,看起来身强力壮,俨然抢走了属于他太子的风头,不过从未见太子因此有过什么不高兴的,脸上经常是带着浅浅笑意。
若是光凭太子这些年来在他这个位置上的表现,虽说没什么大功,但是也并无什么过错,这也是为什么圣人不肯换太子的原因了。
对待底下那些整日里总想取代当这个太子的兄弟们,也从不见太子跟这些兄弟们红过脸。以至于有些大臣评论太子的时候,就说太子的性格太柔弱,怕他撑不起大陈国主的地位和身份。
直到殿外面站着的太监喊一声“进殿”,所有的官员们才陆续的进殿去上早朝。
每一次上大朝会光是从宫门口到进殿上早朝这一段就要折腾去一个时辰,也不难怪这帮武将们的心里不耐烦了。文官们那边倒是老僧入定,一个个都像是早已经习惯了那般,一个个双手插着衣袖,一个跟着一个,头也不抬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