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想过要是自己世界也这般该多好,但他却从未想过真去做,因为他觉得行不通。
没想到,清清会提出来。
他真的,很有魄力,敢想敢做。
这是一个君王,该具备的。
是对是错,可行还是不可行,都只有去尝试了,才知道结果。
谁又能说,一定会失败呢?
或许就能成呢?
不是吗?
洛清见他父皇不是很理解,也没卖关子,接着说:“由国库出银钱,在每个地方开办学堂,召集当地适龄的孩子进学堂上学,请一两位夫子教学,不收束,夫子的工钱则由国家出,而学子成绩优异的,能够考上秀才的,家境贫困,可由当地政府扶持帮助,保证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需要的花费。”
洛清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改变穷人家的孩子读书的困境,以及过早婚配的危害。
现代十八才成年,古代都基本是十四就开始嫁娶,甚至女子很多十二就出嫁。
这在现代还是个孩子呢,都是要被判刑的。
可若是贸然修改,必然无数家庭不会接受,也完全不会理会,该怎么还是怎么会,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天高皇帝远。
再加上他们也没有那种概念,只会觉得老祖宗都是这样,为什么到了他们就不行了,尤其是对于把女孩子当成是赔钱货的一些家庭,更是不会多养一天。
但要是开放教育,利用夫子让他们读书认字,慢慢的输送一些相关的思想,他们自己便会开始改变。
而对于众人来说,又最是相信读书人的话。
觉得读书人都是厉害的。
他便借此入手,改变这个局势。
再加上九年这个时间,一般孩子上学五六岁,九年出来刚好十三四岁,又正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成亲的事情自然会往后延。
这既能让一些父母歇下让儿女过早成亲的心思,也能保住更多的女孩,让她们不过早嫁人生子,面对死亡的风险。
他其实很想直接来一句,不论男子还是女子皆可入学,但估计效果会很爆炸。
他不着急,还是一步一步来,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
等实行一年半载的,大家有个免费上学的概念了,再提议让女孩子也进学堂。
敛下心思,洛清继续道:“父皇您这些年一直推举科考,也是想要招收人才,改变世家官位的局面,这两年效果确实有,但更多的还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很少,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变成再也见不到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