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他看着我,不带任何语气地吐出这两个字,让我无法判断是陈述还是疑问。
荆年攥着画卷的手指指节发白,力透纸背,继续道:“但这首曲子,是我为师兄所作,也只在师兄面前奏过。”
我百口莫辩,他愈发失望,目光重新移回到画上,道:“如师兄所说,世上真有两张一模一样的脸,那这一模一样的曲子,难道也是巧合吗?还是说,师兄将我赠与你的曲子随意转交给了舂都国师?”
“荆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作曲相赠他人,自然无比珍视,本以为师兄也是这样,没想到还是高估了我在师兄眼里的分量。”
“不是的,我没有转交给别人……我早就不做梦了……和国师也已经没有瓜葛……”从未觉得事实的语言如此苍白无力过,我只得匆忙上前几步,握住他的手。
桌上雪白的宣纸却突然无风自起,落在了我和荆年之间。
也彻底斩断了我辩解的希望。
那是一副用来记录古琴曲目的竖行减字谱,墨迹还未完全干涸,尽管它不像现代通用的五线谱那般一目了然,但不用想,上面写的就是这首罪魁祸首的曲子。
我慌忙想抢过曲谱,但已经来不及,双目睽睽下,侧边的空栏上,一笔一划,浮现出四个字:经年不识。
于是,这首无题的曲子,有了名字。
经年不识,好久不见。
与其说是含蓄的问好,不如说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荆年的手心冰凉,我的恒温系统也无法将其捂热。
“我没猜错,果然是旧识。师兄,这就是你逃避我的原因么?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