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窝里横!对着洋人卑躬屈膝,对着国人吆五喝六,一群酒囊饭袋!”
一时间,教室内骂声四起。
还好,社长看着这群情激奋的架势觉得不妙,立刻出声制止道:“各位同学,冷静一点!先听我把话说完。”
他站起来,瞥了一眼紧闭的教室大门,声音压抑道:“我知道时局艰难,大家都对政府有很多不满,但我们这毕竟是在学校,大学里可不只有学生和老师各位懂我意思吧?”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此举的确不妥。
见状,康平也松了一口气。
“我们是个学生兴趣社团,出于对白话小说的爱好而聚在这里,”社长继续道,“虽说触景生情感同身受不可避免,但大家还是专注于小说的剧情本身吧,否则不就本末倒置了么?”
同学们纷纷点头,认可了社长的发言。
“所以,既然说要回归剧情,”社长环顾一周,拖长了声音问道,“大家觉得,这个叫晏河清的作者,写的怎么样?”
几秒钟的寂静过后,有人举手发言:
“社长,我觉得接下来的社团活动,可以多加一份报纸了。”
社长问道:“有人对此有异议吗?”
没有人举手,在场所有学生全票通过这个提案。
而康平的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一抹笑容。
好奇怪,他纳闷地想,明明这小说又不是自己写的,怎么看到大家都这么喜欢,他心里却这么开心呢?
如果放到一百年后,在互联网上,肯定会有很多当初苦苦追更《地球之歌》的读者能够回答康平这个问题:
这就叫拉人掉坑的快乐!
一个人蹲在坑底苦苦追更多孤单啊,不多说了,我安利啦!
与此同时,和社团中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了许许多多这周翻阅过《东方京报》的读者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