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自己在外面混得多么多么牛逼,认识了多少多少江南有名的富商,还说自己和某某官员也有交情,走商时只要送礼就能被行个方便。末了,还不忘假惺惺地带上一句乔镜:“哎呀,我看先生这么多年为了村里也算是尽心尽力,培养了不少娃娃,虽然现在学堂没了,但让他一个读书人种地,未免也太糟践了。不如这样,你们去劝劝他,让他来跟着我一起做事如何?大家都是乡亲,我必不会亏待他的!”
村里人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但是有人说:“你们忘了那个景星阑了?他可是有人家大官赐下的玉佩,虽然是平民,但身份也不一般呢,最近都住在先生那里,两人关系肯定很好。”
刘十一皱眉:“景星阑是谁?”
在听说了马家村的事情后,他的表情有些迟疑,因为景星阑的存在的确让刘十一有了些许顾虑。但是内心的不甘又一直怂恿着他蠢蠢欲动地搞事情。
“那我怎么这几天没见到他的人?”他纳闷道。
那天在地里,明明就是乔镜在拔草啊。
“这个……可能是被大官喊回去了吧?”一人猜测道,“像他这样的替身,一般不都是帮大官干一些很危险的活计嘛。”
“这样啊。”刘十一长吁一口气。
原来就是个替死鬼,他嘲讽地想,那回不回得来还说不定呢。
“就算是朋友,哪有咱们乡里乡亲靠得住啊,”他热情地怂恿着乡亲们,“我知道他们读书人脸皮薄,我也不是什么伶牙俐齿的人,你们哪位,去代我劝劝他怎么样?”
乡亲们彼此对视一眼。
最后,村长站出来,点了点头:“行吧,我去试试看。”
第160章第160章
乔镜来刘家村这么多天,还真没见过村长几面。
虽然那天在学堂前村长也出声了,可一来当时下着雨,天色本就昏暗;二来马近臣几乎吸引了一村子人全部的火力,基本没人注意到他,就连马家村的村长存在感都比他高。
所以,当乔镜大清早推开屋门,看到咧着一口豁牙冲他笑的矮小老头时,他还真的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位就是刘家村村长。
“……您找我有事?”
“没事没事,就是来看看你过得咋样。”村长摆摆手,和大多数上了年纪的刘家村人一样,他找人谈话也从来不上来就谈正事,而是先左顾右盼起来,“唉,你这院子里种了什么,瓜藤吗?”
他看着短短几日内大变模样的小院,既好奇又惊叹地问道。
乔镜瞥了角落里一眼,摇摇头:“不是,是牵牛花藤。”
景星阑临走前干了不少活计,房屋的围墙四周都挂上了干花和驱蚊的干草,原本有些漏雨的屋顶也被修补好了,就连篱笆都被他拓宽了一倍,把原本简陋的小家打扮的像是农家乐一样温馨。之前男人还跟乔镜说,打算回来之后再在目前的一层上面新修一个小阁楼,顺便重新粉刷一下家里的墙面,搞一个田园乡村风格的二层小别墅。
因为气候原因,刘家村人的住房都是自建的小木屋,条件差一点的就是草庐,砖瓦房也有,但是老人家都嫌太阴冷了,不愿意住,木屋搭建起来便捷又便宜,多好。
可刘村长从来不知道,原来普普通通的小院子还能被拾掇得这么漂亮整洁。
不愧是读过书的人啊,他在心里赞叹地想。
刘村长尽管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吃过的盐可比很多人吃过的米还多,之前在树荫底下听到刘十一的话,刘村长心里就对这个年轻人的想法有了个大概的猜测,毕竟那天田地里刘小丫为什么跟刘十一打架,还闹到去看医生,作为村长他总得了解个明白吧。
但自从学堂解散后,刘村长的确一直很担心乔镜的状态,生怕他一想不开就去投河了,每天晚上都要多在村里的小溪畔多溜达一两个钟头。
现在看到乔镜的气色红润,家里也收拾的整整齐齐,神色中没有半点颓唐之意,刘村长也笑呵呵地点了点头。
“最近,在忙什么呀?”他试探性地问道,“村里还有几亩闲田,你虽然不姓刘,但也是咱们刘家村土生土长的娃娃,理应分你一块。我看你这几天都下地干活,如果想要这些地的话,咱们村里开会讨论一下,走个流程就行了。”
“不用了,”乔镜婉拒道,“我只是随便种点自家吃的东西,没打算卖。”
“这样啊……”刘村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乔镜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村长,您今天来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哎呀,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刘村长简单把刘十一的话复述了一遍,不等乔镜皱眉拒绝,就主动笑呵呵地说道,“放心,我不是来劝你的,我跟那些年轻后生不一样,知道读书人脑子都活络,不会饿死的!回去我就把他打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