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斤,这数字还是太虚,现在里面的水分还没被晒干,占比更重的是穗和空壳,两者加在一起,减300斤也不为过,我觉得最终按亩产350斤是比较接近的。”祁农做了一遍大概的计算。
“那貌似也不多?”吕不韦摸下巴。
“也不能这么说。”吴驹摇头:“我和祁农为了验证高粱的耐旱性,特意挑了庄里最旱的一块田——当然,吴家庄濒临渭河,再旱也旱不到哪去,所以又减少浇水的频率,最终得到这个成绩,如果是肥沃的田地,精耕细作,我觉得350斤轻轻松松,往上翻一番也不是不行。”
说实话,能有这个成绩吴驹很欣慰,因为后世的高粱产量在亩产一千斤上下浮动。
据说也有两千、三千斤的亩产,但那是“驯化了”不知道多久的作物,搞不好还做了很多次杂交用来优化基因,但现在的野高粱能有个三百斤产量,已经很不错了。
祁农点头表示同意:“吴驹当时跟我说旱地这个数,涝地可以翻倍,这要是能翻倍搞个六七百斤总是没问题的……况且吕相你不能拿高粱跟稻黍之类的粮食比,那都是被人们种了千百年的作物,与在野时的状态大不相同,如果高粱被“驯化”百十年,状态也会有大变化!”
吕不韦点点头,说的有道理。
子楚兴奋至极:“六七百斤,如果是这样那就很可观了啊!哈哈,寡人又收获一种粮食,好,好极了!”
见状,众人连忙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子楚示意他们免礼,笑道:“说起来,寡人还没尝过高粱到底是什么味道……”
“这好办!”吴驹说。
“好办?”
“山人自有妙计!”吴驹让农夫们抬着筐,往农庄里去。
到了农庄里,试验田的负责人将子楚四人请入他的房屋,吴驹到了之后,二话不说在原本的炉子上支了个铁板,叫人送来煤炭,像烧烤一样烘干高粱。
子楚笑:“还真是山人自有妙计啊!”
“那是!”吴驹说:“自然烘干太慢,就用人工烘干嘛。”
他只是稍微烘干了一小部分,够四个人吃就行,没有浪费。
吴驹拿过烘干的高粱穗,将一众农夫叫到跟前,让他们跟着学习。
他拿来一块木板斜插进敞口瓮中,又拿来一块竹板,在高粱穗上拍打,不一会,高粱粒就都被打下来了。
农夫们有样学样,积累起一大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