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53、晋江独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3、晋江独发(1 / 2)

格式,这个谢舒也知道一点,就像现代写议论文一样,最好由三个部分组成,立论、论证,最后在进行结论,其中总要一些技巧,或是承前启后,或是首尾呼应等等。

之前谢舒也研究过古代一些试论,虽赏读过不少,但未曾以考试的目光看待过它们。

谢舒虚心道:“还请老师赐教。”

姜鸿淡淡道:“一般来说,诗赋最多八百字到头,可论往往上千字,因为试论这样的体裁长于说理,能够体现人的思辨能力,所谓穷有数,追无形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写论,最重要的便是思路清晰,在科举考试之中,为一目然,通常会以‘论曰......’开始,再以“......谨论”结束,像刚刚我说的那道题目,一名考生的试论是这样解答的:‘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最后再以“......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结束。”①

谢舒听到这里,已是明白过来,这论有着开头与结尾的固定短语,有点像是数学解题格式......

不过老师既然列举的这篇文章,并不只是想告诉他这个。

虽然老师只说开头与结尾,但谢舒却已察觉到此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文不仅开篇十分引人入胜,先点明贾谊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才华,结尾居然驳斥这出自《前汉书》的考题。

因为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讽刺,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班固真是善于写史啊,他所用的春秋笔法来褒贬人物,却不及《春秋》的万分之一。

谢舒忍不住开口道:“老师,您列举的这篇试论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能否借学生一观。”

姜鸿见他只听首尾两句,便看出其中的关窍,露出几分赞许之色,然后才将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拿出来,交给谢舒。

谢舒将文章接到手中,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看一遍,他时而默读点头,时而吟诵几句。

直到这篇试论读完,谢舒才平复好澎湃的心绪,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向姜鸿的眼神已是湛湛发亮。

姜鸿不禁心头感慨起来,其实他一开始看到谢舒,只是见他身份刚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心志气度皆为上品,因此才做出收他为徒的决定,在此之前,姜鸿对谢舒的才学与天资并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姜鸿有足够的自信,即便是庸才到他的手里,考取功名也不在话下,况且前面他还教导过吕朔这样万中无一的天才,而能够比得上吕朔的又有几人呢?

所以姜鸿便不再考虑,但姜鸿并没有想到他这位仓促中收下的学生,竟然给他这样大的意外,不仅天赋如此出色,他对于文学上的兴趣也是十分少见。

姜鸿忽然隐隐有一个想法,他这位学生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超过......

姜鸿这一念转过后回过神来,他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考校谢舒道:“容展,你看此文如何?”

谢舒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此文论据充分详实,议论雄辩透辟,驳斥铿锵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姜鸿沉吟着道:“既然你已经看出其中的优点,那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试论该如何写。

自从前朝首开科举之后,试论便成固定的一道题目,而前朝的试论自出机杼,不拘成格,容易随心所欲,偏离重点。所以要想写好试论,在行文体制方面须得注意,如今试论最普遍的结构是‘头颈心腹腰尾之式’,即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如此一来,行文自然有头有尾,清晰明。

以我的话来说,试论还可以分为破题、原题、讲题和结尾四个部分,这样岂不是更为精妙?”

姜鸿喝一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一篇试论,破题是重中之重,首先论者看到考题之后,需要理解题目的含义,破题便是考生点名题目中心的句子,也是试论的第一句话。

试论的破题不可直接言明题目的内容,但需要和题目有关,或暗示、解释,所以破题贵在精简,含而不露最好,其中一句两句为上,三四句为下。若破题不佳,即便后面有过人之文,也不复取用。容展,你可明白?”

谢舒深深点头:“老师的意思是,破题乃是为论之首,一篇之意......”

而试论若是开头立意不佳,考官也不会再看下去,这听上去有些残忍,但谢舒能够理解。

就像高考作文一样,如果一开始便偏离题目重点,那么即使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高分。而考生的试卷如此繁多,古代人力有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细细核查,所以这样的方法虽然粗暴,但也是无奈之举。

姜鸿见他一点就通,又继续往下说:“破题完成后,便是原题。原题也称为小讲,也就是随着刚才的破题继续往下发散,原题的方式有不少,既可以解释题目原委,也可以说明题目的主旨内容。如果说,破题是全篇的立意,决定整个试论的视角,那么原题便深入揭示从这个角度里看题目的内在核心。”

担心谢舒不解其意,姜鸿便以刚才的题目为例解释道:“我选取这段文字出于《前汉书》,是贾谊的生平叙述,而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破题以班固对于贾谊的评价“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为切入点,接着继续说明此人有王佐之才,所陈政见多能切中时弊,但受到老臣的谗毁和排挤,最后贾谊被贬,英才早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