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学,我本打算仍旧延续自己高中时的行事作风,但十分遗憾的是,在这种每个学子都是可能是将来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下,我这样的背景,难免会引人侧目,军训时间刚到一半,我便带着我爹威名远播了。
“虞州的儿子”,这是我甩不掉的代名词,我明明那么费力地想挣脱这一切,但往往事与愿违。
我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将这一消息公之于众的人,反正,上课的时候,当老师都当着我的面开起我跟我老爹“争雄”的玩笑时,我心中的不悦是胜于优越感的。
哦不,还是说回来吧,反正我对向梧的第一印象是——乡下人。
单眼皮黑眼睛,在这个被称作“影视行业培养皿”的学校,样貌只能算得平平无奇,浓重的南方口音,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再加上那个不怎么好笑的冷笑话……
他究竟身负什么样的才华,才得以进入这所学校的呢?
不过,在这座城市、这所学校,也向来不缺有才华的人,我的好奇大概只持续了短短一秒便烟消云散了。
第2章一见钟情
现在回想起来,向梧这个人的出现,好像从一开始就带了些“猎奇”的意味。
虽然并非贵族学校,但能到我们学校上学的,大多是传统意义上那些“光鲜亮丽”的家伙。
话剧演员的子女、童星出身的“小明星”、身负奇才的特长生……
虽然在普世的宣传中,大学录取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但无法否认的是,能在校考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大多并非寒门子弟。
教育资源所决定的而已。
智能手机在大城市早已普及,社交软件早已走入大众的生活。
所以当向梧第一次用手机短信的方式联系我时,我不禁挑了挑眉。
他说:“虞冬青同学,我想问你,这次微电影创作课的分组,你有考虑的人选吗?我是你的同班同学向梧,我想做你的编剧。”
电影创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向梧也不是第一个来找我的人。
老师下发任务的当天下午,我的社交软件就迎来了许多同学的轮番轰炸。
有同班同学,有同专业同学,甚至有同校同学,比如说表演专业的某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