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校,相关专业的相互协作早已见怪不怪,不过一般来说得等到敲定剧本之后再选择演员,现在来找我的演员约摸是想要个所谓的“内定名额”,我不禁暗暗蹙眉,显然某些消息早已长了翅膀飞到了校内的每个角落。
老实说我对老师此次下发的作业暂且没有看法,我原也不打算与不习惯的人合作。
所以,对于向梧的毛遂自荐,我很有分寸感地说出了拒绝的话语,顺道问他一句:“你是怎么知道我电话号码的?”
他说:“你自我介绍的时候写在黑板上的。”
原来是这样。
我本不打算再回复,可刚被拒绝的某人显得十分锲而不舍。
他又发来短信:“你先别急着拒绝,我把我写的剧本发给你,你等一下。”
而后就是一条长长的,所有文字都挤作一团的短信,手指需要拨动好几下才能看见尽头,这大概就是他所谓的“剧本”,显然他在复制粘贴时出了错,导致所有文字都挤在一起,看得人眼睛疼。
我说:“你可以用qq或者微信,发word文档。”
真是失策,我想,反正我终究不会与他合作,要那又有何用呢。
没曾想他说:“抱歉,我的手机内存太小了,那些软件装不下,我让我室友帮我发邮件给你吧。”
我觉得我仿佛遇见了一个原始人。
后来我撞见过向梧使用他那个所谓“连qq微信都装不下”的手机,那大概是个杂牌货,而且历史悠久,虽说可以手指触屏,但功能却不比那些只能用按键的老年机强大太多,手机屏也是极小的,更别提边缘上的裂纹、绑在背面的透明胶,我觉得将它零元卖给那些二手手机贩子,别人都得倒找你要人工费。
他的剧本我自是没看的,忘记是第一层原因,其次是因为我不常登录邮箱。
在那之后向梧便经常用短信与我联系,我与他本就没有所谓的共同语言,对他生活中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是没什么兴趣,所以回得并不勤奋,他倒是耐得住性子,只偶尔抱怨一句:“啊!那条消息我都发两天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他是唯一一个用电话费与我聊天的人,所以我便对他印象更深一些。
我向来自诩为观察者,私下里的爱好便是时刻观察身边人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我认为这会更有利于我的社交生活。
我观察过向梧很长一段时间,每次第一眼注意到的,都会是他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