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似笑非笑的道:“那他们要是见了我父亲的旨意,仍旧不愿意归顺呢?”
魏徵缓缓直起身,正色道:“那臣就要好好问问,他们是忠是奸,臣也会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让士林共弃之。”
】
李元吉故作恍然道:“原来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魏徵再次弯下腰道:“多谢殿下信任。”
李元吉乐呵呵的笑道:“不必如此,你能主动请缨揽下更多的差事,是对我的认可,我自然得给你更多的信任。”
魏徵起身,郑重的点了一下头。
然后就是一阵大眼对小眼。
良久以后,魏徵忍不住主动开口道:“殿下,圣人的旨意……”
李元吉再次故作恍然道:“我险些把这件事给忘了,你不用着急……”
说着,李元吉就提起了笔开始挥毫,嘴里还说着,“我这就给你写……”
魏徵的嘴角瞬间抽搐了起来。
好家伙,皇帝的圣旨,你写?!
你这跟篡位已经没区别了好不好?!
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啊!奸贼!!
魏徵心里在大声的咆孝,但嘴上一个字也没说。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没办法说。
通过他的观察,他发现,李元吉其实是一个挺守规矩的人。
李元吉敢当着他的面写圣旨,那就说明李渊已经赋予了李元吉这种权力。
所以他即便指出了李元吉这么做不对,闹到了李渊面前以后,李渊也会毫不犹豫的来一句‘我让他写的,你有意见’。
到时候会闹的他两头不是人,所以他只能当什么也看不见。
圣旨的格式,从古到今,是由简入繁的,跟文字刚好相反。
最初的圣旨是写在帛书上的,由因为古人习惯用三两个字概括一大段话,所以最初的圣旨只有上百个字。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变多了,变成了上百个子,甚至上千个字。
到清朝的时候,一些繁琐的圣旨,字数更多,长度甚至能达到一丈多长。
还好唐朝的圣旨几百个字就足够了,所以李元吉很快就写完了,并且差人去两仪殿请李渊加盖印玺。
这种直接下达给官员的,并且不参杂任何爵位上的变动、官职上的变动、职权上的变动、以及所需要肩负的政务上的变动的旨意,是不需要经过门下省的,可以由李渊直接下达。
俗称中旨。
只不过唐朝没有中旨这个说法,所以唐人喜欢称其为诏谕。
派出去请李渊加盖印玺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还带着刘俊,刘俊手里还捧着一个盒子。
魏徵见此,人都惊了,不知不觉的就站起了身,目光紧紧的盯着刘俊手里的盒子,一动不动的。
李元吉看到了刘俊手里的盒子,也是一惊,下意识的也站起了身。
“这是……”
李元吉待刘俊走到了桉几前的时候,迟疑着问。
刘俊双手恭恭敬敬的将盒子摆放在了桉几上,又施了一礼,才哭笑不得的道:“大家说了,圣旨你都学会如何写了,那加盖印玺的事情也得学一学,别老派人去两仪殿打扰他,怪麻烦的。”
李元吉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算什么事啊?!
就因为不想被打扰,代表着大唐皇权,代表着天子象征的印玺,就这么给了?
这又不是大白菜,这是想杀谁就能杀谁的权柄!!
李元吉不知道是该说李渊大方呢,还是该说李渊拎不清轻重。
不过,李渊既然给了,就没理由不拿。
毕竟,有了这东西,执掌大唐的权柄也能方便一些。
“咕都……”
魏徵直勾勾的盯着印玺,吞了一口口水。
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因为在他看来,李渊的这种做法简直是不可思议,也让人无所适从。
除了史书中记载的尧舜以外,还真没有其他掌权的帝王,轻而易举的将权柄交出去。
说李渊不贪恋皇权吧,李渊是通过造反夺得的皇权。
说李渊贪恋皇权吧,皇权他说给就给。
简直是……没有办法形容。
“殿……殿下只差一份立太子诏了……”
魏徵心里乱糟糟的呢喃。
可不就差一份立太子诏了嘛。
毕竟,该有的权柄都有了,代表着大唐皇权的印玺也稳稳的握在手里了,只要在来一份立太子诏,就能以太子的身份行帝王之事。
等李渊驾鹤西去了,就能直接登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