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嚼龙> 第260章 先王之政、先民之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 先王之政、先民之德(3 / 4)

“还不止是天齐渊呢!”

骊山广野却是叹息一声,脸上竟带了几分愁容:“在我这个浑天司的灵台郎看来,如果说天齐渊是一座百川汇集、深不见底的龙潭,那么再稍稍往南些的绣岭便是一处藏风聚气、幽深难测的虎穴!东绣岭和西绣岭相对峙立,犹如两虎并坐,时时磨牙吮血、觊觎北向!”

“世兄可莫要觉得天齐渊与东西绣岭龙争虎斗,大齐便可坐收渔利,其实恰恰相反,大齐最初立国之时,面对山水相争、劫波远荡的凶险局面,但凡应对稍有失当,便是个天翻地覆、城毁国灭之局,故而最有效的法子还得是降龙伏虎、一体镇压。”

闻听此言,齐敬之心头便有一道灵光闪过:“对虎诵经?福崖寺?”

“不错!福崖寺这些年香火鼎盛、声势日隆,号称大齐第一禅林,连国主都多有优容赏赐,还不是和尚们用坐镇东绣岭石瓮谷的功绩换来的?”

骊山广野肯定了齐敬之的猜测,语气中有几分罕见的沧桑:“嘿嘿,对虎诵经、一言不发、对碑顾影、食书自肥……世人都赞叹福崖寺四大高僧悟道成痴,却不知背后藏着多少心酸血泪!”

“后头三位且不提,真猷禅师最爱弘法布道,看见猛虎不愿听经,尚要强按其头,如今却常年深居谷中石室,连寺中多数后辈弟子都是只闻其名、难睹真容。这等明显违逆性情、有碍道途的反常之举,又岂是轻飘飘的‘闭关’二字就能含混过去的?”

听到此处,齐敬之不得不承认,自己头一次被骊山广野这厮以言语唬住了。

相应的,少年心里对于大齐朝廷的看法,对于福崖寺的看法,也随之被推翻了大半。

与大齐历代先王和福崖寺众僧相比,他齐敬之在洵江上出的小小风头委实不值一提,便是距离所谓的“庞眉第二”也同样天差地远。

齐敬之心里这样想,嘴上却是嘁了一声,看向骊山广野的目光里满是嫌弃:“口口声声说真猷禅师修为精进、石室闭关的是你,信誓旦旦说他闭关其实另有隐情的也是你,以后若是再像这样话说半截、不尽不实,可就休怪为兄不客气了!”

原本有些忘形的骊山广野连忙一缩脖子,因为生得圆滚滚、脖子本就不大明显,这下瞧着更像是曾经那条赤火胖鱼了。

此时此刻,两个少年因为这场即兴而起的深谈,不知不觉间早已放缓了马速,任凭斑奴和骊驹在官道上缓缓踱步。

骊山广野见齐敬之并没有真要追究的意思,便接着方才的话头说道:“除了天齐渊和绣岭这两处龙潭虎穴,王都的东面还临着一条淄河,西面也靠着一条系水。”

“近些年天齐渊五泉并出,被朝廷宣扬成难得的祥瑞,借助百姓的祈福和祭祀加强了镇压,然而淄河与系水的水量同样在大涨,对王都人道的侵蚀愈发剧烈。”

“我那位精研《水经》的族兄生逢其时,可不就深得国主看重了?小弟若是不分宗出去另谋前程,怕是此生都要被他强压一头。”

“与上头提到这些祸患相比,区区稷山不过是绣岭余脉,仅靠一座稷门就能镇压下去,还当真算不得什么了。”

齐敬之点点头,又不免好奇问道:“那王都北面呢?没有什么成气候的祸患吗?”

“北面?王都之北其实有一小段淄河的河道,河对岸乃是一座山丘。因为山丘的南面、东面被淄河营绕而过,因此便叫作营丘。”

“大齐立国之初,先王看中了营丘的地利,在上头兴建了大齐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大齐最早的国都。先民们倚靠山势、据险而守,熬过了最为凶险艰难的一段岁月。等真正站稳脚跟之后,那座山上王都渐渐不敷使用,更无法真正承担起一国都城的职责,先王这才将国都南迁到了现如今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